当时是每个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一般是周六。我是男生,感觉女生打电话会比较频繁,我认识的女生都是每天过隔两天打一次。一般都会打给妈妈,而且每次几乎都是一样的话题,吃的好吗,学习顺利吗,钱够花吗,即便如此,但也要保持联系,因为父母时刻都在牵挂着自己。
我们那时候上世纪80年代初,通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方便,全国基本上都主要是靠通信交流联络。一般一封信要好几天才能从大学到家里。跟家里父母基本上是至少每个月一封信,有时更多些,一个月两三封信之类的。
读书那阵,俺太调皮了,经常是学校打电话给俺爹妈,如此一来,老师在拿着电话与俺爹妈聊着,俺站在旁边手捏着衣角,瘪着嘴巴,左右摇晃着,等老师和俺娘聊得差不多的时候才把电话给俺。
一个礼拜打一次,有时更多,每次聊20-30分钟,有时更长。不管你在哪里父母都会牵挂你,打电话就是让老人放心。
我在常州,父母在盐城,之间离200多公里。我会三五天一个电话,可能还要长一点时间。
我都是固定的一星期一打,这样就像我在家陪着他们一样,他们不孤单我也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