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别人跟你现实就算了!可是面对亲人就有点难以接受了!我以前一直在上班的,那个时候家里姐姐弟弟,爸爸他们问我借钱,都是二话不说就给的!每次回去都会给她们带东西,给钱什么的!平时放假一大家子来我上班的城市来旅游,什么都是我安排!前两年离婚了,净身出户,还把积蓄都给了前夫,再后来找了个男朋友,家里人都反对,说他家太穷,还不如找个有钱的老头好!弟妹更是回家像防贼一样的,生怕我问家里要钱,过年回去在家里找了工作,要他们还钱都是借口不给,找我爸要钱租房子,卡里有十几万,只要我取两千,多一分都没有,现在我结婚生孩子他们没来看过,电话也没打过!心寒啊!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80后。说起来那是1990年的事了。当时我在云南昆明承包绿化工程。跟我一起做事的基本都是村里和周边的相亲,、亲戚朋友。第一你回来过春节,基本上都认为我赚大钱了。大多数人都想从我身上得到利益。整天有人请到家里去吃饭喝酒。不去都不行,直接拖着去。回家而是天,没有好好得在家呆一天。第二年我得上司“也就是我上面的包工头”捐款逃跑了。我欠了一屁股的个人款,再回家过年就不一样了。只有平时比较玩的好的几个朋友和亲戚会叫去家里坐坐,大多数人见面最多打声招呼,有的干脆招呼都不打,就算打招呼也吗那么热情了。甚至还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也让我看清了许多事情。
我姨夫现在有五十多岁了,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是警察,人很好,村里乡里都对他们一家挺尊敬的,乡里乡亲遇到啥困难姨夫他父兄都会帮忙,那时候人们出事儿了都不想经警察局,都是找他家帮忙,后来姨夫的父亲去世了,他哥哥一次出警出车祸也去世了。姨夫本来是要被安排进警局的,结果说不让进就不让进了,姨夫散漫惯了,家里不是很富裕,甚至可以说的是贫穷,但就是乐于助人,村里有啥事儿都乐意帮忙,按理说这么一个好人,应该是受欢迎的,但是村里包括几个舅舅及我父母都对他评价不好,看不起他,讨论起姨夫都是嫌弃+嘲讽,就因为他穷?落魄?可能这就是现实吧!心里挺难过的。
当我们还身处校园的时候,或者未成年没有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看法是非常单纯的,在很多事情的考虑上也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复杂,待人接物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当你走向社会,就会发现,社会永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单纯。其中人际关系、求职这两个方面最能让你觉得这个社会很现实的。
以前回老家,大家都没有车,没有在县城买房,也都没有多少钱。从外地回老家,村庄上的人都比较热情,去亲戚家也是很温暖,第一句都会问在外面有没有受苦。都是一些关心的话,很少有人问今年赚了多少钱。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在外面赚了钱,买了车,买了房,过的比你好一些,那眼神就完全不一样。走亲戚也是这样,如果你骑一辆电动车和开一辆轿车,对待你的眼神都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见到你回老家会问你今年赚了多少钱。少了以前的那种幸福的乡愁的味道,这也只是经历其中之一的事情让我感到现在社会真的很现实。
研究生同宿舍一年的舍友 ,我自我认为大家关系都不错也都付出真心交朋友挺合得来的,然而我在期末考前一周回家了,临近考试前发现 其它三个舍友有印的资料,(一份资料也就一块钱,一共两份)而我都没有 ,她们说忘了给我印了,我心里是有点小失落的,我知道别人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 。 也许是我太玻璃心了吧,技术岗天天坐着,和老板插科打诨,工资按时到账,一文不少。实习生累死累活,对老板毕恭毕敬,工资总是无故克扣。 结论:老板会不会在乎你,跟你的工作态度,个人品质都无关,只是看你能不能给他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