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读书,就是划重点,然后抄下来,最后笔记本上厚厚的灰尘。后来在互动百科上看到一个概念:“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写作就是如此啊,阅读是输入,阅读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联系自身情况经过梳理形成文字,就是“写作”,写作是输出,我发现那些有影响力的人都是高质量、有稳定输出周期的人,靠着持续的写作他们在互联网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每天早起。习惯了就发现,每天能多出许多时间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打游戏。
因为要早起,所以要早睡。晚上的时间本来就比较鸡肋,精力不足,没法完成需要专心的工作,只能玩玩手机看看剧集打发过去。有这样的时间不如拿来睡觉,早上早早养好精力,能在上班前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例如认真读书、写些东西,甚至是投入地玩玩游戏。这对维护一天的好心情很有帮助。
如果我看别人的文章,发现他的架构非常好,我就会使用他的架构,装入自己的内容,然后分享到简书上,我发现很多人他很勤奋的读书、记笔记,可是工作和生活很多年下来依然没有起色,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们在输入上勤奋,在输出上懒惰,或者直接没有输出,为什么我们要分享?因为教是更好的学习方法。
现代人工作、生活千头万绪,多任务重叠让人苦不堪言,可是只有“活在当下”,统筹安排好各项任务后,需要的是专注于当下,不管任何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在当下专注的完成它,接着找到下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一件,循环下去,你就能拥有充实、高效的一天。
随时记录的习惯。大脑是用来思考和处理事情的,不是用来记忆的。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让有用的信息、知识、灵感。于查找,更便于以后写作的时候引用、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我手写的笔记本6本,电子版读书笔记最大的文档1000多页。还有好几个文档陆续整理中。
做读书笔记。要持续学习,就要持续读书;然而发现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读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只要看看情节就行的小说可能不需要做读书笔记,但是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书还是做笔记更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