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有人通过家里给我介绍对象,由于双方相隔很远就加了个微信了解情况。基本聊了几句后我对对方没什么兴趣,对方应该也能看出来,很快就没互动了,最多断断续续聊过三四天的时间。然后重点来了,对方一周后回家带着他爸爸妈妈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在明知我对他没兴趣的情况下,在我们已经不说话的情况下,去我家正式拜访了我爸妈,还当场认我妈妈为干妈。我妈被哄得特别开心,他们一家子一走就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多么的满意,对方多么的好,多么的优秀。不得不说,我妈作为一个非常想要个儿子的善良单纯中老年妇女,对这种人毫无抵抗之力。后来我跟我妈吵了一架,或者N架,然后我把对方删了。我们一来根本没见过面,二来也没聊的多好,他的行为对我来说,目的性太强。
之前的室友,有事求我就对我百般讨好,主动找我说话,还送零食吃。我以为这是友情,帮她过后,我有事找她,对我爱答不理。真的是特别明显,跟她讲话装作没听见,问她借东西也是不情不愿。导致我后来再也没找她借过东西。我想着,她不理我就算了那我也不理她好了。几天没跟她讲话,她需要我帮助时又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开始主动跟我套近乎,我又心软了,想着反正是室友,就算了。又帮了她。帮完她又对我爱答不理。反复很多次之后,我受不了了。基本不理她了。后来换了寝室,基本一学期没跟她说话。结果我发现这人可能有毛病,我越不理她。她越爱讨好我,呵呵,反正我是看清她了。
目的性太强,就是他满脑子就是想做成这件事情。(对学业和工作不是坏毛病,但对感情就是坏毛病)可以一开始说明动机不打马虎眼,但是对于最后一个结果的达成,不应该抱有一个太大的人为操控和目的性,更不能说,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不择手段。满脑子只想达到最后的目的,而忽略的过程,包括他可能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择手段,他把最后的一个结果,所有的成就,都当作是一个目的的达成。然后目的达成后就没了,拜拜了。
关于目的性,导弹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制导系统发明之前,导弹几乎很少能够击中目标,甚至误差经常超过一英里。有了制导系统之后,导弹可以精确到一个水桶的范围。原因何在?因为两种导弹,一个是没有目的性的,一个是有目的性的。而且后者是高度目标导向:不断地根据目标调整策略和方向。有目标都不能算目的性强,不断地根据目标进行调整,才叫有目的性。学会这条道理,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有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褒义,目的性强说明这个人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很明确,做得好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能让人佩服,但一旦做过度了,就容易起反效果,让别人觉得这个人不实在,太自私,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一切得到,会让人对你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这样的反效果其实就是目的性太强造成的。
目的性太强说的就是我吧。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很快的在心里衡量这件事对我的好处,不想做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甚至于连与人为善这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都是带着功利性的心态去做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