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交过一年的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其实和个人关系不大,自己还是要努力挣钱,银行有钱才有保障,这说的是很客观的话。以后离开老家交了社保,社保可以看作找工作的一种待遇,因为大部分钱不会自己出。环境污染,食品卫生,人们乱吃乱喝,得病多了,医院火了,医疗费用涨了,小时候很少人们得病,有病到医院,药店拿药花钱也不多,也有个别家庭负担不起的病,陷入贫困,但大部分家庭过得还可以,不用担心医疗负担,那是没有医保的时候。现在有医保了是这样,有人说好,因为医保创造了一部分就业,也养富了一些乡村医生,有些基层医院避免了竞争,可以有政策保护起来了,但这会出现一个问题,缺少竞争,服务就上不去,医疗价格就保护起来,就出现涨价的基础,医疗费用就涨起来了,还有就是得了大病确实得到救助的。有人说不好,因为大部分不怎么得病,得病也经常是小病,达不到报销限制,感觉只交钱,有病还是自己花钱,还有医保跨地域是没用的,那些条条框框和没用没有区别,现在医疗费用不能说是涨了,是涨得要吃人,所以平时吃好点,累了就休息,尽量少得病,少挣钱也别给医院送。
怎么对农合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呢?首先声明强烈要求特困户的农合由当地政府代缴!算一下经济账,我们去年农合220元/年,18.33元/月,按最低收入人群计算也有2000元/月,这样医疗保险支出不到月收入的1%。我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农合报销62%,二级医院67%,乡镇卫生院75%-80%,而且还有大病二次报销(不额外收费)。物价水平逐年递增,所有的东西都涨价,看病的费用不可能越来越少!谁能保证几十年不生病?参保农合,基本上一次住院,以前交的钱就全回来了!特别是家里有病人的时候,可以继续带病投保!农合缴费每年多10-20块钱,相应的报销比例也增加,以前不报销的外伤也开始报销了。每月20块钱保健康平安,难道不是很划算的事吗?
农村合作医疗确实是一项好的政策,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不能因病致贫,但是县以上医院看病报销比例应该增加,县乡医院报销比例多他们治不了什么大病,市以上医院看病这不报那个不报农民百分之五十都报不上,国家每人补贴保费4百多个人交260元每人合计保费700多元,我们村900口人保费将近将近70万,据了解我们村每年没报回来一半,救活了县乡两级医院。
保险本来就是以防万一,真正生病住院时才会得到很大的实惠,可以把交保险的钱连本带利十倍、百倍的赚回来,但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人会觉得保险没有什么用,交了白交,不过换位思考汽车商业险是自愿的,有车的人也没说保险太贵不愿意买的(当然前提是有车才行,不过当下汽车正在普及,很多家庭都有了或即将拥有自己的汽车)。
农合是一项便民措施,它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些人得大病,小至五六万,多至十几万它可以报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解决了病人家庭或子女负担,好政策。就是大多数门诊报销难度大,一次有限制,你不划上线,那要那么多药有啥用,多数人就是个常见病,合疗一年是用不完的。希望在这方面有改进。
我认为这个可以上,太值得上了。要做到人人参保,现在这人得啥病的都有,也不分年龄。
医院可不灌你病,没钱就不给你治。一病回到解放前,新农合多少也能给你报一部分,减小了经济负担。新农合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以前不管意外,现在管意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