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感觉现在过年就是今天你请客,明天我请客,大家饭店一起吃个饭,等饭菜的也都在低头看手机,很少交流,吃饭后拍拍屁股,各回各家。记得小时候真是过腊月20就开始忙起来了,家里洗洗涮涮要一天,蒸馒头一天,炸年糕鸡鱼等又一天,还要一天炸果子(河南的一种甜食),30准备饺子馅,包饺子下午还要上坟,晚上大家伙一起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守岁,初一一早就要起床,去给自己一族里长辈送饺子,然后长辈都会给我们压岁钱,家里孩子多的都会争着去,看谁去的人家多,谁挣得压岁钱多。吃过早饭要跟着父母去长辈家磕头,拜年,初二要去外婆家,初四要等姑姑来家,这样一直走亲戚到正月十五前。这才是年啊。
山西的妹纸~在武汉读完大学,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也就跟着老公定居武汉。近两年过年都要纠结和争执一下回哪个家里过年。去年留在武汉过年,感受了一下武汉过年的气氛,真真没有我们过年热闹呢~我们北方过年从小年也就是腊月23开始,就已经很有过年的气氛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腊月二十四打扫房间,北方的孩纸当然还少不了蒸馒头!作为一个北方人,在武汉就没吃到好吃的馒头呢~我们那儿家家户户会提前发好面,等到第二天找来左邻右舍一起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制作出热腾腾的馒头。
我老家是河北的,腊月二十三蒸粘面的窝窝头,说是粘住灶王爷的嘴!腊月三十傍晚家里的男丁全部去祖坟放鞭炮,给祖坟添土,初一早上要早早起来吃饺子,初一这天不要干活,碗都不刷,老人说今天干活一年没有休息的时间!初一这天还不能动刀 针之类的,说不吉利!初二回娘家,初五吃饺子,我们那边说破五,这天老人都是不让孩子们出门的,破五不出门,初六,一般过六十六大寿的在这天过。
内蒙古赤峰市的,是内蒙的汉族人,每年进腊月就会早早的杀年猪,然后请亲戚朋友邻居吃杀猪菜,小时候印象中进腊月每天都会去各家吃杀猪菜,同一个村里大家都串开请客。那时候年味也浓,现在没有那时候热闹了,怀念妈妈蒸的粘豆包,怀念一家人晚上看着电视啃着凉苹果、冻梨,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各自有了家庭,时光真的是把杀猪刀。
我的家乡在甘肃,过年也有很多的风俗,春节前蒸馒头,炸油饼,煮肉等,做一些拌年的准备工作。三十儿换上新衣服贴对联放鞭炮,吃饭后去烧纸,晚上一起看春晚一起包饺子为初一早晨准备,晚上十二点放完鞭炮打扫干净卫生初一是不能打扫的 ,完了之后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打牌聊天看电视守年夜。
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每到要过年刚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很多吃的,蒸豆包,蒸年糕,打扫家,把过年吃的东西都准备好,比如炸丸子,做酱牛肉,还要剁上几盆肉馅,过了初一,就开始搞一些娱乐活动了,比如扭大秧歌,耍龙,舞狮子,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又开始了一年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