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新闻也爆了很多农村山寨食品。主要是人们不会辨别和农村人喜欢物美价廉,于是厂家专门抓住这两点,大量生产山寨食品运往农村。而城里基本上看不到山寨食品,因为都能够分辨真假。关键是这些东西包装的配色、图片都一模一样!唯一差几个字 不仔细看真的是看不出来!心疼这些人。
别说农村地区了。我们县城房价6000,也不是穷乡僻壤吧。我去我们县城的核心商业区逛街,物价真的把我吓到了。假的newbalance卖400,一件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外套1000多。真的惊到我了。其实就是物质丰富了,但是很多人没有最基本的鉴别能力,被奸商钻了空子。
由于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大多信息对称性差、价格敏感度高、法令维权认识弱、自我救助才能低,归于典型的弱势消费群体。因而,遭到的损伤就更深、更重。全部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山寨现象牵涉到知识产权技能产权问题,活跃方面,山寨现象也促进了技能的不断发展和晋级。
一部分农村人可能贪图便宜又想要面子,明知是山寨产品仍然会去购买;但也有一些农村人现在也是很讲究生活品质的,无论是自己吃还是走亲访友,愿意花高一点的价钱买货真价实的产品,但无奈商家太过精明,山寨产品做的太逼真,一不小心就上了当。
说白了就是农村经济发展上不去,农民手里没有那么多钱,能省一点是一点,所以这些山寨产品才能存在于农村地区。我姥姥家那边属于农村,那边的工资一个月才两千,都得花在刀刃上。
总觉得这些农民面对这些山寨产品时候的感觉就像我们面对假机油的时候一样。——正规渠道(比如官方旗舰店)价格奇贵,而其他市场渠道购买的凭自己的能力根本分辨不出真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