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管理者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总比事故发生后去指责、谩骂属下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自身更应该遵守规则,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执行以后要坚决的推行,不能执行三天以后就无人遵守了。我是一名电工,平时在车间装配电柜,有安装任务就出差搞安装。车间平时疏于管理脏乱不堪就不说了(偶尔得到消息领导要来赶快打扫干净)。对于安装配电柜公司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果装配的配电柜在现场通电调试以后没有毛病 ,那就没有人和领导说什么。如果出现问题领导首先是找员工的毛病说是员工做的不好。员工肯定是要推卸责任。然后领导就出来说一番重新定规矩。定好的规矩三天以后所有人就忘完了 因为没有管理者 领导为了省钱根本就不按照电工的施工标准给你配备齐全,车间更是连个管理者都没有。用脚趾头想想能做好吗?所有人都在推卸,没有担当,呵呵。
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来说,他们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其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其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他们的经营能力对企业机构而言,也许是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扩大某一市场的占有率。对医 院而言,也许是对病人提供更妥善的医疗服务。优秀的管理者,不会因为执行命令而满足,他常常能做出决策,并承担起做出贡献的责任。他学识渊博,能比其他人更具有做正确决策的能力。他的决定可能会被取消,他也可能受到处分,甚至可能丢掉饭碗。但是,只要他有一天身为管理者,他就不能忘记他的标准、目标和贡献。而且理想状态下的优秀管理者标准还要更加高。因为他应该具有非凡的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他应善于与他人共事,也应了解组织与权力关系;他擅长数学,又应有艺术的修养和创造的天才。与其说这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用完美的管理者来形容更加的恰当。
我的领导对我说“我不像个领导”,我老头也对我说“我不像个领导”。其实,我也经历过很多领导,打心里服气的领导真的没几个。一,集权。很多领导的通病,感觉跟做皇帝梦没啥区别。二,官僚。喜欢下属前呼后拥,唯唯诺诺。三,饭局。恨不得自己的下属喝死表忠心。在我看来,管理者其实很简单。我想到的优秀管理者代言人是乔峰。嗯,没错!一,解决问题。领导需要的是解决各种问题,这是根本。二,平衡。当然,涉及制衡和博弈,不想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三,带头大哥,担当。为什么下属追随你,如果没有血性的担当,怎么能行?四,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起码的吧!要不怎么执行很多制度。五,在下属面前忘记你是领导,在责任面前记着你是领导!截至目前,这是自己的感悟,未必成熟,但我这样认为!
优秀管理者,正常来说是优秀管理团队,不同层的管理者有不同特质。姑且分成高中低三层:高层是企业核心,主领企业方向与精神。要求管理者智慧、坚韧。中层管理企业,制定制度,维护企业文化,开拓新业务,要求具有逻辑,情商较高,思维敏捷。底层是基础,是执行者,要有约束力,自制力和人性控制能力。就像是帅将兵之间的关系,各有所谋。高中低层管理者共同所需的能力是,对下一级绝对领导,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后还是回到团队,人和才能反映管理的能力。在中层管理煎熬了几年,宁愿做小卒的人说的。
与其说是气质,还不如说是素质,没有谁是天生的领导气质,领导都是后天养成的,从一开始的埋头做技术,刻苦经营专研,到得到领导赏识提拔为管理。这一点如果公司有完善的晋升通道努力工作几年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成了管理者之后,你才发现游戏才刚刚开始,突然成了管理,你自己不太适应自己的身份,领导分配的活都不好意思找下属来干,自己默默完成了,后来发现在团队里一点威信都没有。这时候你才开始思考领导和员工的区别,恭喜你终于走上了领导的进阶之路。
不说太多技巧性的东西,它可以延展的很深。在我看来管理就跟两性关系处理是一样的,注重平衡。既不过分卑微也不过于强势,相互吸引,彼此欣赏,这是境界。优秀的管理者不靠恐吓立威(有理不在声高),不以算计为智(聪明不在使巧);治下以仁(人,打造能人),治上以礼(理,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观点);重原则,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