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有些人定位不太准确有关系吧~大家难道真把它当辩论节目在看?这不明摆着就是个娱乐化语言类节目吗? 老师们已经在奇葩说里反复强调过奇葩说的初衷是提供多维的观点和思考表达方式,传播语言的力量。这点我觉得做的很不错嘛。至少我是因为它才接触,喜欢到辩论哒。接触后发现奇葩说和辩论差别挺大不假,但不妨碍它的作用啊~至于回答里有人说它用语言混淆视听,使人迷惑emmmmm~我觉得辩论也差不多是酱......可能我道行太浅道行太浅......反正我觉得这个锅不应该节目背!虽然我也是被蒙过的无知少女,但我很公正的!
我是奇葩说的老观众了,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奇葩说目前还是相当好的网络综艺节目,没办法,全靠同行们的衬托。我是从第一季就追着看的,看到现在,一开始的时候对我的影响和震撼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同性恋出轨那期,改变了我一贯对同性恋的看法。但是到了现在,奇葩说变成了我获取特殊的视角的一个来源。怎么说呢,就是以前奇葩说可以引导.主导甚至改变我的观点,但是现在只是我论述自我观点的材料补充。一方面可能是我在成长,另一方面也许是节目没有成长甚至在倒退。当然这不影响他是一个好网综,因为同行们的衬托。
奇葩说可以说是一种借用了辩论形式的伪辩论。出于达到综艺节目的效果,奇葩说阉割了辩论最重要的两个精髓,那就是证据和逻辑。作为一个综艺节目,即使是奇葩说这样看似讲观点的综艺节目,最讲究的地方还是说的漂亮精彩,要求有很高的观赏性,至于逻辑和证据本身,真的不重要。尽情的撩拨观众的情绪,才是他们最擅长的。关于这种辩论,还有一个是非常荒谬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肤浅的辩论并不会使你变得更加辩证和深刻,反而会加固你原有的认识和观点。
多年来,我一分钟奇葩说也没有看过,是没有资格来评价它好不好的。我虽然不看,但是我身边有很多很多人在看。他们有的是刚上大学的小孩子,有的是三十左右的青年知识分子,有的是四十几岁的海归博士,有的是五十几岁的社科教授,有的是六十几岁的退休工人。一个娱乐节目,能够做到这样的覆盖面,再看看其播放量,尤其是鼎盛时期的播放量,是不是一个好节目,难道还需要辩论吗?
奇葩说,算是“把苦药裹在糖衣里面”喂给观众的,也算是中国综艺头一遭。而其他节目,大多都是把屎裹在糖衣里喂给观众。过不过誉看你怎么定位,你觉得它是一个辩论形式点综艺节目,还是一个综艺形式的辩论节目?前者的打分标准和后者肯定不一样,因为观众期待不同,输出价值的密度也不同。
《奇葩说》是一档原创节目,没有引进、借鉴、抄袭、克隆、剽窃外国或港台的节目形式。这在中国大陆的综艺里应该是绝无仅有。仅此一点,就可以藐视中国其他的综艺节目。它又足够尊重观众,没把我们当傻子,跟我们说人话,没有猫腻,没有黑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