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在常人看来是高知和高素质的代名词,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不一定适用。2018年就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高学历,低素质,孙赫经济学博士、周护士长占座.......这些占座的低素质事件层出不穷,就说明了高学历却是低素质。当然,学历低的也有占座的,只是并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学历与素质高低真没有必然的关系。
学历只是一种证明其知识水平的东西,而不能证明其他的。所以学历高的人道德败坏的很多,这个社会上那些身居高位但内心深处很邪恶的人多的是。当然,从平均意义上来说,学历高的人平均素质肯定要高一些,但个体则没有代表性。这就好像说学历高的人一般工资高一些,但个体也没有代表性——很多大老板的学历都是不高的。
公众将学历与素质挂钩,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考察的科目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主要内容为“先王之道”,“圣人之言”,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再往前追溯,在科举制度之前,也就是汉代,朝廷取仕主要靠的“举孝廉”,光念书可不行,还得孝顺廉洁才能被举荐做官。
现代的大学教育,虽然口号叫得山响,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无论国内国外,大学教育本质上都是一种“职业性”教育。学士也好,硕士、博士也罢,其学位都是针对某一专业而言,比如材料加工博士,指的是在材料加工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无关乎学位获得者的道德素质。
个人以为,道德素质是每个人终身都要追求并实践的,有钱没钱这种事,说真的有时得靠一些外在的机遇;但能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让人感到舒服的人,一个能独立行走而不用借助轮椅的人,则是个人能够自主决定的。正所谓,“求富求贵在于天,成圣成贤在于己”。
一般来说,高学历的人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也有一些小聪明能赚钱,而且更容易与社会达成一种共谋,但如果据此认为高学历的人素质高,这就好像你认为西瓜一定比苹果大,本质上没有意思。有的小西瓜比苹果还要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