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两张稿纸,要求他们用数字标好序号,用“他……”的句式,写下自己对对方的意见与不满。这两个平时惧怕作文的小家伙,下笔如有神,一会儿各自交给我一张写得满满的稿纸,彼此的“罪状”都有十条以上。可爱的是,这些“罪状”其实非常雷同——这是在让他们表达自己。
通过看双方对事情经过的描述,分开询问事件的细节,以至对事件的发生有清晰的了解。学生在陈述事情经过时都会避重就轻,指责别人,掩饰自己,强调自己行为的合法性。所以处理的老师要有一定的辩别能力,通过询问细节或向其他在场人员的了解,判断学生是否撒谎。
分开询问事情经过,简单了解一下情况。检查一下双方受伤情况,如有受伤,则先安排人员送医院,并通知双方家长到校。如未受伤,或受伤不严重,可让双方写事情经过,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事情原因,经过,几人参加,谁先动手,几人动手等要点。
打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到场,并控制局面。老师要在学生中间安插明岗暗哨。对当天值日的班级或各自的宿舍的安全情况要负起责来,遇到有情况发生,能制止的要及时制止,如不能制止,要第一时间通知给班主任和就近的老师。
我不要求学生立刻原谅他的同学。那种在教师安排下的“握手言欢”,很多时候是勉为其难,恰恰也是对孩子的不共情。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过滤自己的情绪,真正去反思自己、体察对方,才会真正去原谅对方。
在弄清事情真相,讲明道理之后,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做出检讨。各人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可把客观原因或别人表现作为自己犯错的借口和原因,要诚肯向对方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