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家里人只疼我一个,没人跟我争抢东西,从小物质不缺,要啥给买啥,大学的零花钱是全班靠前几位的,比省的同学多出一两倍,衣服鞋子都是有牌子的,我大学就戴金器(别人顶多戴925纯银)
工作一年就给我买车了,结婚费用都是父母出的,在我字典里没有要靠自己买房买车的概念,这种东西都是应该他们给我准备好的。大学也是比较费钱的学校,反正就我一个孩子、多少都无所谓。MP3前前后后好几个,小时候复读机、随身听、CD机从来都不缺,磁带都是正版的。穿衣服我妈也会买比其他孩子更洋气的衣服给我,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我过得很顺,因为家人对我特别好。
当然、我对家人也好,这种是相互的。
再来说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老公!
还有个姐姐,公婆年纪比我爸妈大,能力不行、思想不行、他姐也完全继承了他爸妈的缺点、思考问题完全不行,现在别说相互帮忙了,我巴不得跟她断了。我公婆也是拎不清的人,幸好老公拎得清,站在我这边,因为他也很清楚,我爸妈心里只有我们这个小家,而他爸妈,时时刻刻惦记着女儿家,同时想来占儿子家便宜,还喜欢给自己留后路,替儿子家付出一点就不乐意。
如果说我结婚前是张白纸,这几年我已经被他家的人磨练成人精了,这群人就是看你好欺负然后捏你几下,再装老实。老娘不买帐了,不想付出就给我滚,想帮女儿就别打着帮儿子的名义、恶心!
没能力就别多生、你给不了孩子好的坏境,我爸那句话:让我女儿眼巴巴看着别人有而她没有,我不忍心!
你有能力的话你生,你没能力就别害孩子!
我是第一代的独生女(73年),父母生养我是非常放心上的:小学里,那时刚出奶油蛋糕(这可是过年走亲访友时拎着的重头戏),我平常日子就能吃到。那时牛奶要凭票子供应,家里每天有一瓶,那是我和外公一人一半喝的;进入中学就有零用钱(还有漂亮的皮夹子放),那时一个大人每月工资也就几十元,我每月三元钱的零花钱,(那时一支雪糕才八分钱,一包零嘴五分或者一角),到了初二开始流行手表,班里几个同学有了一个电子表就让人眼热,我妈直接给我买了一块上海制造的梅花牌机械表,我戴在手上,有一天发现居然与新结婚的英语老师撞表了…这就是父母养育独生女的方式。我越大越是感激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个独生女,感受挺多的。小时候父母吵架特别害怕他们离婚,这种害怕没有人可以说,自己默默躲起来哭。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呆着,养成了特别喜欢自言自语的习惯。慢慢的,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呆着。虽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溺爱。比较懒,挺自私的,特别自我。不太会和别人相处。毕业时,担心自己找不到离家近的工作,担心自己没办法照顾父母。有一段时间老做噩梦,父母生病住院,自己没办法照顾他们。舍友也是独生女,她的妈妈挺洒脱的。但是我父母就整个生活以我为主,努力劝说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前正在培养他们的爱好。挺害怕自己意外去世,这样父母就成了失独父母。
我妈是我的,我爸是我的,我的房间是我的,我的床是我的,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结婚之后还是我的,我妈全心全意疼我自己,我爸掏心掏肺爱我一个,没有争宠,没有矛盾,而且我也不寂寞!我有很多独生子女表姐妹兄弟,我们凑一起玩又不互相干涉,我们彼此之间亲密无间又不触及底线。我妈疼我弟弟妹妹,我姨们疼我,我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对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我到六十岁,依然是我爸妈的宝宝,这就是我的感觉。养老啊,我离我妈家15分钟路,他俩没有经济烦恼,现在身体还不错,我大概还能无忧无虑浪好多年。
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幸福,父母的爱完完全全的都注入在我身上,我知道这样说会显得很自私,但这就是事实,在父母那里,不会拿我与兄弟姐妹做比较 (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除外…),我不用担心他们偏袒谁,父母对于我的爱是倾其所有的专注,专注的爱使我拥有了强烈的安全感,在沟通上和父母间交流更为直接,逐渐长大后,我也会意识到,我是父母的唯一,我的所有正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我有责任照顾好自己。
小时候觉得孤独,虽然很会自娱自乐,乱花钱,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但是奶奶去世,外婆癌症晚期,中间发生很多事情,让我不得不去考虑,开始觉得很惶恐,突然觉得自己的负担很重,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存钱,为爸妈存一份健康基金,而长辈的人情,也需要一份一份还回去…最理想的状态,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在家休息,起来养他们,然而事实却是,自己刚毕业 ,勉强养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