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不是生活本身。疼痛的是不平等的社会和年轻旺盛的欲望。更疼痛的,是每一个个体甚至某一个集体都无力推翻这社会沉重的不平等;是年轻旺盛的欲望背后,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与付出。当前者太过沉重巨大时,我们作为个体能做的无非是不断放低自己的欲望,这可能就叫“佛系”吧。
个人的观点,“佛系”这个词有严重的误导性,会让大众都以为,学佛就是无欲无求逆来顺受吃亏是福活一辈子,过度的把重心放在了“无欲无求”“吃亏是福”上。但是无欲无求逆来顺受的过一辈子可以离苦甚至成佛吗?明显不能,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应该不讲。宣传完无欲无求吃亏是福就收工了,明明还没开始。
看了网上许多人的说法和自嘲 觉得看淡俗世就是所谓"佛系" 感觉怪怪的。在最近几星期刚对佛教产生兴趣,我想说的是在一行禅师的佛之心法的第一部分第二章节中有说过,佛陀的教法不是逃避生活!入世修身,直面所有苦难,看透并克服 这是我这几天看书感受到的关于佛法。
信仰不是用来标榜的,当佛法的智慧、慈悲、心法、修行等被拉到最低层面,当作标签,流于表面形式,其实已经与佛法本身没什么关系了。当总试图找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来为自身标榜时,也就意味一种无力与虚无。
请不要人云亦云,为啥佛系就是懒?清清淡淡无欲无求不代表不求上进庸庸碌碌!只是默默的爱着自己的生活,不争不抢,相信因果,是我的终是我的,不是我的也不强求。我觉得做到佛系,人生真的能开心情净不少。
感觉一部分人很喜欢被贴标签。佛系,被各种自媒体一转发,就带动了“潮流”。个人很反感这种引导式标签。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态度非得向一个标签上靠拢,实觉不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清醒看媒体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