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一家人不说二家话,给生活费是次要的,只要你们夫妻之间能够幸福、快乐的过着,多给父母生活、精神上的关心与帮助买买衣服、吃的、日常用的,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好。如果真要给点,就给300、400元,平时有时间买点他们爱吃的小菜,什么的,不过有的父母是不会收的,因为这样觉得子女对他们很见外。
我是偶尔家里买买调味品,买买生活用品。都是小钱。每个月家里固定电话费自从用了宽带后都是我自己交的。固话基本不用的,就是月租钱。还有每年夏天付电费400.也只有付了前年和去年两年,今年我也准备付的。我是直接拿了卡去充的。给的话也不一定收的。 其他家里开销我不出的。一年还不及人家一个月的。
你父母的做法是因为他们具有传统观念,为什么向你们姐俩要伙食费,因为你们终究是要嫁出去的,要成为他人的儿媳妇的,同时他们老了,病了,要依靠儿子抚养和照顾的。因为在你父母认为,儿子有抚养照顾他们的义务,才会给予他不交伙食费的权力。
父母家的饭,我一直俗称“老饭店”,经济卫生,还有浓浓的亲情。饭钱都是我们给的,不光是自己的饭钱哟,是全家人的伙食,子女的自食其力也是父母的骄傲,这饭吃起来也特香。
你这个问题,把我提醒了一下,我与老公结婚快一年了,但还是住在婆婆家里,我没有给生活费,只是平时有时间帮忙做点家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