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世界只是单纯地由物质构成,那么我想所有的事物都是注定的。世界将失去“可能性”,宛若一部永远放不完的电影,虽然漫长,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已经注定了,不会再改变。
如果没有某种超脱规则的存在,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无趣”。看似我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殊不知就连“产生这种想法”本身也是命运的安排。没有人能改变什么,所谓的生命也只是一种“被过分高估的自然现象”,万事万物都只能“遵循规则”,就连人类最引以为傲的“情感”、“知性”也不过只是规则在连锁反应下的“宏观表现”。
或许这就是真相,残酷而令人绝望的真相,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残酷,如同“箱中世界”的人看不到“箱外的世界”。就算能够体会到那份绝望,你也会很快意识到哪怕是那厚重的绝望感也是早已安排在你的命运中的事。这时候你或许会放弃理智,步入疯狂;或许会忙于现实,度日如常;或许……不对,如果这就是真相,那么并不会存在“或许”,因为未来“不存在可能”。
如果这不是真相,那么世界上应该存在某种超脱规则的东西,能够真正改变世界的走向。又或者万物皆由心生,既然由心,那么就能改变。不管怎样,我把希望寄于这些“不科学”的事物上,以宽慰心中的绝望感……
唯心唯物说是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想,非此即彼。比如说有善就有恶,善恶是对立不相容的,有白就有黑,黑的就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黑白是对立不相容的,而中国的文化是整体观。你看太级图就知道,黑的进头会演化成白。白的进头会演化成黑,没有决对的白,也没有块对的黑,黑与白看演化的结果,心是神,身是物,只有身体没有心,那就是个植物人,而物是心的载体。没有身体心就没有地方安放,所以,心与物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整体,所以,唯物也好,唯心也好,追其源头都是站不住脚的,就是成佛成祖,飞升上天也得灵魂找个住的地方,不是吗?离开了载体灵魂去哪?
说到唯心主义还是跟我信仰佛教有关,而且我一直认为宇宙运行并不是有规律的,宇宙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无法从地球围绕太阳转这单一的一个规律特点,来认为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有个规律的。就像是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我们能说这是因为什么物质来决定的吗?世界万物的东西都是跟随着自己的感知而动的,车子你造出来了,你人不给他轮子不赋予给他什么,她始终是静止的。人、动物、植物一旦消亡整个世界都将是静止不动的,因为你的行动他们才会动。
举个例子,一个三岁小孩分别打了两个人一巴掌,一个是两岁,一个是成年人,两岁的宝宝就会哭,成年人就不会,问题不在打,而在于被打的人自己的感受,自己痛了才会哭。一个人大发雷霆,不是某件事多么严重,而是他自己的经历,心理承受不了才会那样。一个有良好心态好人不易动怒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世界的本质。你平静,世界就会平静。所有开悟的高僧都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修行的基础。
心主义跟有神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唯心主义唯一对应的是唯物主义,它们在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不同。实际上,认识世界要么从“我”出发,要么从别人出发;不可能从零(无)出发。思维的问题或者哲学(哲学一词是外来语)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把其他学问政治化,影响学问的研究。政治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除非国家主权不在人民手中。
我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我是坚守心物辩证论法的守护者。意识生命与有机色身是一个整体,没有意识的色身就是死人,没有色身的意识又不属于现世。在现世的当下,意识生命在个体那里即聚合的整体。这的的确确很像佛教的观念了。因为佛教把人体视为灵魂的居所。灵魂与他的家是一个整体。与我的心物辩证法几乎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