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可能是踢猫效应的偏后一环用以德报怨来化解吧。比如呢:嗯嗯,可能是一环一环的,到偏后的要使用。。来保护自己了。不能这样啊,乱套了。那就得饶人处且饶人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吧。封建统治的影响。历史上,天子一怒,腐尸百万。那天子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人统治百万显然是不现实的,天子只需要领导统治5个左右大臣,实际上一个人能直接管理的不超过七个人,那第一层大臣5个人,第二层25人,第三层125人,第四层625.第五层3125.第六层就能达到一万五千多人。。如果换作七个人,会更多。那,封建统治不会告诉普通人为什么都听天子的话,事实是他只要能管理好5个人最多不超过七个人就可以做到:天子一怒,腐尸百万。管理5个或者7个人这事相比较简单些吧。那人或者动物对谁最亲,就是亲人。一环一环的都很厉害,到最后一环了,在精神里寻找慰藉吧。个人觉得随着教育的普及,历史封建的影响逐渐减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普及。以德报怨这种事会越来越少。
人这一生就是在不断尝试。小时候家里人说开水很烫不要碰,但只有真的被烫到一次才会印象深刻;长大了点会告诉你好好学习,但只有被惩罚过才知道家长是认真的。为人处世也是一样。有时候对方并不是故意刁难你、侮辱你、欺负你,他是真的没教养。他根本不觉得喷你几句是侮辱,也不觉得占你便宜是错的。具体到工作和生活中,领导亏待你了,你笑呵呵毫无介意,那他就知道啦——这个人可以亏待,优先满足别人吧。你以德报怨,你觉得自己高尚了,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但对方不一定知道啊。他可能以为你本来就是如此,没皮没脸,对一切都无所谓,满身都是便宜可占。既然尝试了几次发现你都没有反抗,那就继续欺负下去呗。
我认为以德报怨不是目的,是手段,因为对方有利用价值,才值得我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作为行为准则,是违逆人性,也不符合社会规则,你要想学做圣人,佛陀那种,可以去尝试。以德报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首先,你要有自虐倾向,逆来顺受,别人侮辱你,你要爱护她,打你左脸你要伸右脸,强暴杀害你或家人,朋友,你会保护他,喜欢他,关心他,报恩什么的。要是这样也能做到,在下真是惊为天人;要是我能做到,立马就去自杀,我的原则,滴水之恩,涌泉相抱,滴水之仇,涌泉相抱。
我觉得凡以德报怨的人,多少都有点心怀诡诈,希望博得宽厚美名;再不然,就是过度愚昧,想不到自己还有尊严;再不然就是患有神经质恐惧,唯恐恶棍一旦翻身,对自己更为不利;再不然,就是企图换取更大利益。对恶棍有能力报复而报复,是一种神圣权利;有能力报复而不报复,是一种广阔高贵的胸襟;没有能力报复而誓言不报复,是一条可怜虫;没有能力报复而誓言报复,徒招反击;有能力报复反而施给对方倾盆大雨般的恩惠,一定是一个大奸。
我这个人是非常反对以德报怨,支持以暴制暴的。有人骂你必骂回去,有人动手就跟他干,有血仇,追到天涯海角都要宰了他。孔子的原话也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就是他怎么对你,你怎么对他。看来孔子也是支持以暴制暴的。对恶的纵容是对善的污损。宽容不可滥用。只是观点被坏人和当权者曲解利用了。
我以为,以德报怨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如果是本性善良质朴之人,如果暂时对我持有偏见,在他遇见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帮助他?一方面展示我们大度的气魄,一方面也可能消除误会。即以德报君子。(与怨无关)倘若是个贪得无厌忘恩负义之人,那又何必帮助他,但也不必落井下石。所谓以直报小人也。愚知浅见,还请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