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忽成年,沧海变桑田。最大的感触就是亲戚聚餐的时候,小一辈的孩子坐在你身边。旁边的长辈,让孩子喊你“舅舅”“叔叔”。而不是“表哥”“堂哥”。你可能出去读了多些年书,没见证他们的出生,等你回来,有些已然上了小学。你觉得他们陌生,但好歹和他们有些血缘关系,于是你就想展现你作为“叔叔”“舅舅”的职责,想要和他们亲近一些。你看着他们活泼开心的样子,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你憋了很久,突然想到他们已经上小学了,于是你拍拍孩子的肩膀,亲切又生硬地问了一句:“现在学习怎么样了啊。”小孩立马白了你一眼,转身玩其他去了。你突然想起多少年前,有个孩子也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他同时白了那个陌生的亲戚。如今,自己也变成了那个“亲戚”。
毕业前夕,看到新生那朝气蓬勃好奇又自信的神态,满眼仿佛都是自己当时的样子,仿佛还是昨天,满怀憧憬与抱负。这校园大概每天都是这样热闹,食堂前熙熙攘攘,宿舍楼下叽叽喳喳,从没有谁是独一无二,也没有谁会被永远记得。学弟们开始讨论新的隔壁班漂亮女生,经常一起在某个篮筐打球的熟面孔早已不知去向何处。原来不在乎时间的时候一切都是向前看,回过神来,才明白人生本就充满遗憾。当时你连话都不敢说的姑娘,当时你混混噩噩虚度的时间,都被永远封存在了回忆里,成了这世界过去的一部分。直到现在,那段青春,变成了我当年如何如何的谈资。
作为85后,一直觉得自己还是萌萌哒的美少女,衣着风格还一直是学院风,自觉和十几年前没啥区别。然额,高中女生群居然互相在认真推荐脱发洗发水,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普遍有点崩溃;下午四点以后绝不碰茶叶,碰了会导致失眠到凌晨5点;走路弯腰捡东西,也不敢风风火火急吼吼,上个月走路急转弯了一下,左膝盖一直不得劲;看到招聘启事限年龄30岁以内内心总会“咯噔”一下;不想再想青春已逝这件事了。
以前,刚恋爱时,兴奋又紧张,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从头到脚,都会检查好几遍,也不会说脏话,也不会抱怨,说话做事都是斯斯文文的。也常常拿着手机等待消息,对着屏幕傻笑。而现在呢,也没那么注意形象了,即使头发几天没洗,即使袜子破了个洞,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常常不开心了就爆粗口,抱怨的也越来越多了。不会拿着手机等待消息了,即使几天都没有聊过天,也不会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在昨晚。我失眠了,一直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无法入睡。没过多久,眼睛就变得十分的胀痛,连带着还有些头痛。我看了看手机,居然也才凌晨一点半。想当年我可是在网吧通宵一个晚上都不会眼睛痛的人啊,在TKV通宵一个晚上还能在早上十分精神的回到宿舍的人啊。尽管十分不想承认,可确实是不再年轻了。
我最喜欢喝三得利乌龙茶,无糖的。一个97年的修理工看着我大口大口喝着,突然来一句:真厉害!这玩意儿我咽都咽不下去。后来观察一下,这帮20岁的小伙子们还真不喝这个饮料。想想,我都30了,是到了喝茶的年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