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经常期待的过年。因为家里面穷,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会为我增添一件新衣裳。一双好看的鞋子。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会把养了大半年的猪拿出来杀,只有过年我才能吃的好一点。还能领到一块钱的红包。虽然穷。但是过年一家都有换油洗。现在轮到我自己当家。我反而不想过年。虽说过年可以与妻子,孩子,以及母亲团圆。但是,由于我的收入不高。收入基本上除了房贷和给家里面生活费。每个月都是月光,每次过年。我都会为回家过年的年货发愁。为妻子和儿女新衣服发愁。为开春后的学习费发愁。微笑敬父母和岳父母的红包而发愁。总之,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现在长大之后,直到自己也做了别人的父母。总在抱怨时间过得快,越来越害怕过年,但为了家庭,为了孝道,也不得不回家过年。
不管你喜不喜欢,年都要过,小时候过年很高兴,大人给一件新衣服或者新鞋子就很满足了,现在长大了,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多,没结婚的怕回家,怕家里人问有没有对象,有对象的怕没挣到钱,长大了肩上的责任就重了,上有老下有小,都指望着你呢,所以说不管你是讨厌还是喜欢,过年对于你来说意义和小时候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老杜说的,小时候过年过的是味道,长大了过年是一种责任。
小时候喜欢过年,过年那几天仿佛有了特权,大人是不约束孩子的,可以做平时不被允许的事,可以熬夜,可以睡懒觉,可以多看电视,可以放肆和小朋友玩闹,街上会出现很多好玩的东西。长大后渐渐就不喜欢过年了,一是年味淡了,二来亲戚朋友过年时见面,免不了家长里短各种问题,人情应酬种种都要应付,过年实在身心具疲。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然自己喜欢过年了,小时候过年喜欢热闹,当时生活困难,过家能吃上一些可口的东西。现在新时期了,过年不说吃了!像我们这样的老人,:现在喜欢过年,就是为了同儿女在春节期间,团圆几天,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重要,与儿女团聚,才是我们老人想过春节的心愿!
当然喜欢过年了,最直接的体验是可以有一年中最长的假期。过年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家人们团聚在一起,祭祖,贴春联,还有准备食物,以及走亲戚。过年拉近了亲人们之间的距离,让所有形式都服务于亲情。过年还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手段,可以让大多数人内心变得柔软,带着喜悦做事。
小时候很喜欢也很期待过年,有各种礼物和压岁钱,还有各种好吃的。长大了工作之后,过年回到家,亲戚聚在一起问你啥时候结婚啊?啥时候生娃啊?一堆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不断向你涌来。其实自己知道,他们是关心我。但就是因为不喜欢回答也不想回答,我就渐渐的不想再过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