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是邻居家的女儿我记忆里面,从我对她有印象开始,就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像啤酒瓶一样厚。这位大姐也真的是很刻苦,每天早出晚归,永远都是抱着厚厚的一摞资料。大学时也是考到了北京,也是嫁给了同校的外省同学,爱的死去活来的。那个男孩家里很穷,而且还有两个弟弟,家里本来不同意,但是这位大姐非他不嫁,后来家里拗不过还是同意了。结婚要买房,男孩家里只能拿八万块。北京的房价大家都懂,八万能干啥?这位姐姐又跑回家,死磨硬泡的,让父母把老家两套房,一个门面,一个网吧全部卖掉了,在北京付了一个首付。后来生孩子不能工作,男方一个人负担不起,而且男方家的老人不能来照顾孙子,只能又打电话回去,让女方的父母去北京照顾外孙。去了一趟回来,说孩子过的太可怜了。狠下心,直接把老家最后一套房子也卖了。替女儿还了一部分贷款。二老也离开老家,去北京闯荡了。
在“需要读书”的年龄,把精力用在了读书上,是最“聪明人”的选择。他们就象是果树,在头几年,只顾往深里面扎根,默默地吸取营养,把多余的枝叶剪掉,经历着风吹雨打。最后,总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人的一生,福报是个定数。青春时的放纵与荒废,要用半生来偿还。那些死读书的人,人家不是傻,人家只是不想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无用的事情上。人家不是呆,人家只是不想搭理你。人家不是没有情商,人家只是不想对你展现情商。人家不是不通世务事务实务,人家只是想把读书这件事做好。智商高的人,你以为人家情商会低哪去?会读书的人,你以为人家把书读到狗肚子里面了?高分低能,只是那些低分低能的人用来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似乎嘲笑人家高分低能,自己就高分高能一样。
谈到自己的学习生涯,我是典型的死读书,无数个夜晚掐自己,要不就是冷水洗脸,无数个清晨,在寒冷的院子里背新概念,从小学到初中一直班级前几,顺利考到了高中奥赛班,高中三年也很顺利,保持前几名,但是,很意外的是高考失利,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又不甘心,于是复读一年,最后考上了一所大学,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我还是坚持去了,大学期间前三,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种社团活动,我从来不会跟室友一起看电视剧或者泡网吧,我的眼里只有学习和社团,因为我要把毕业后面对找工作的困难降低到最低,努力着也收获着各种荣誉,每每回忆到这些,我都在想,曾经那个拼搏的自己到哪里去了?
长期以来,高分低能、死读书,一直被称为只知道傻学习、不通世务,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很多调皮学生、“聪明人”取笑的对象。我以前也觉得他们傻,可现在我才知道谁是真傻。当年,我的同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天份并不高,全靠苦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学习在班里面前15名之内。那些调皮孩子喜欢的活动,他一概不参与。放学后我们在外面疯玩,他就在家里看书。一年四季如此。班里面的同学经常取笑他,还给他取了个木头的代号,高考时,他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但是在群里面,依然很少见他说话。据和他一起考入大学的同学说,他还是每天学校、图书馆、食堂来回跑。
我妹妹了,堂的。在家里真的很少见她笑,也不愿意跟人讲话。自己的父母平时比较凶,对她的学习关心的过了头。考试如果不是年级前三,回家一定是各种羞辱,怎么生了你这个猪脑子。后来发愤图强,中考全区第一,高考全市第一,清华硕博连读,算是学霸中的学霸了。但是情商一点没变,在家里完全不跟亲戚说话。前年结婚了,嫁给研究生同学了,北京当地人。还是不愿意跟兄弟姐妹聊天,或许是对家里伤心了吧。工作方面没有问题,毕竟是清华硕士(博士没读),就业的起点很高。总的来说,读书改变了她的性格,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当年死读书的,除了看书以外几乎不与同学交流,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性格内向!成绩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另一个同学读书很认真虽然大部分时间用在功颗上,但还是会挤出时间和同学起活动,而且性格外向,同学们都爱与他相处!考的大学时性格外向的同学考了师范,性格内向的同学考了理工。大学毕业后读师范的同学回了本县一中当了老师,由于能力和机遇,现在已经是县教育局副局长了,另一个理工毕业的同学由于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经常因各种理由被炒,最长的一份工作做了一年八个月。现在在一家小建筑公司当监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