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简直是可爱小天使,是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和黛玉一样,她从小父母双亡。可是虽然生活如此对她,她依旧活泼乐观又直爽。小时候跟在宝玉身后把“二哥哥”念成“爱哥哥”,发现有新鲜鹿肉后不管不顾在冬天,和宝玉偷偷商量生吃鹿肉;和黛玉一起睡,黛玉被子盖的严严实实,安稳合目而眠,而湘云在被子外露着大半个手臂和肩膀,头发也散在床边,喝醉了索性找块大青石就睡,被迷迷糊糊叫醒时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对诗。她才思敏捷。芦雪庵、凹晶馆联诗,湘云反应极快,尤其芦雪庵,最后简直只剩下湘云宝琴黛玉三人在玩,我当年读到这的时候深深感慨美貌是可以和才情并存的。
湘云身世可怜,襁褓中便失去双亲、命运多舛,与黛玉幼年丧母相近,但她不像黛玉一般自怜自伤,很少流露悲伤之情。她性格爽朗、心无城府,又爱穿男装,身上有英雄气概、侠者风范,曾替邢岫烟打抱不平。湘云学识虽不及宝钗渊博,但是才华堪比黛玉,是大观园中不可多得的才女,对出了“寒塘渡鹤影”这样让黛玉犯难的妙句,还曾连做两首咏海棠诗,后来居上。她反对假清高,认为真名士自风流,一次酒醉后竟枕着海棠花囊在一块石板上入睡,后来黛玉还因此打趣她。可见她是一个不拘礼教、有着进步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优秀女性。
小时候看小说,总会不知不觉把自己当主角带入到小说中,那时毫无选择地喜欢黛玉,只因为她是女主角。现在长大了,也经历了一些事,对黛玉的遭遇、宝黛的爱情遭遇依然唏嘘不已,但是已经开始欣赏湘云、宝琴这样乐观的女孩子。而比起不入薄命司的宝琴,湘云的阳光更显难能可贵,经历了许多感情上的波折,我已经开始厌恶了为情情爱爱而多愁善感,讨厌情歌里的苦苦相随。我越来越觉得做人当学史湘云,我喜欢她率真做自己,喜欢她不喜斤斤计较使小性儿,最喜欢她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喜欢和不喜欢只听从自己的心,高兴了就高谈阔论,醉了就在石凳上睡一觉,时不时还可以扮上男装逗自己一乐,这样的生活,真是快哉快哉!
可爱,心胸阔达,豪爽大气,闺阁中的真名士自风流;可亲,才思敏捷,卢雪广争联即景诗,史湘云以一敌三,一人独联18句,谈笑间,薛宝琴、林黛玉、薛宝钗灰飞烟灭,一战成名奠定了大观园第一才女的地位;可怜,命运多舛,十二金钗的前半生锦衣玉食鲜花着锦,却各有各的不幸,而这不幸当中,最早父母双亡、没人疼爱、小姐的身份丫环的待遇的人,却是最小的云妹妹;可敬,十二金钗的后半生,家亡人散。这巨大打击中,史湘云又是遭遇悲剧最严重的人,新婚守寡、被卖入花柳之地、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却用最坚韧的意志去走出屈辱和阴霾。 坚强地活下去,寒塘渡鹤影,好一个枕霞旧友!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在前八十回中是曹雪芹浓笔重彩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她是第四回护官符上写的金陵贵族史侯家族的遗孤,是《红楼梦》中唯一的联系史侯家族衰替过程正面描写的人物。她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内孙女。史湘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整个形象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对表现全书主题、深化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内容所起的重要作用。可惜,在曹雪芹的笔下,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一样,史湘云的形象,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形象,她的性格尚待丰富充实,她的命运正在变化发展。
因为心地纯真,所以心直口快。她说演戏的小旦“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又常常夸宝钗,又嘲笑宝玉在黛玉面前低声下气。虽然是口无遮拦,但凭着实话实说,心底光风霁月,也没人能真的跟她生气,就是黛玉也不行,只好拿宝玉撒火。有人说,生在今日,湘云定是那种能陪着丈夫看足球,甚至比丈夫还更像“超级球迷”的女人。我信。湘云对生活永远兴味盎然,属于她的色彩明快、温暖,一如雪地里戴着的大红猩猩昭君套。那是湘云最配的颜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