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最不喜欢收拾东西,我妈妈老因为这个骂我,我总告诉她我是乱中有序,直到前几天,爷爷要去医院看病,我和爸爸还有一个亲戚家的哥哥陪着,因为在医院,要检查,交费,排号,等等,这些流程很麻烦,也会产生很多单子,所以有条理一些很重要,但是这些东西是我爸爸拿着,所以我爸基本上就是拿到就往兜里塞,以至于找东西的时候很着急,然后我爷爷对我爸爸说了一句,“拿到后要先整理好,东西要有固定的地方,从小就这么教你”,然后我就想到了我妈妈从小也这么教我的,可是我每次都顶嘴,嫌她啰嗦,但这个瞬间,让我知道了我妈的话是多重要,也想到了,自己平时,做的比较成功的事,也要归功于她教给我的这个习惯。同时,也意识到她苦口婆心教给我的好多东西,会让我受益终生。
我母亲十分爱读书,九岁读完了中国文学史。曾学提琴但是后来没有老师了就自己练,随后自学二胡扬琴到能被选拔的程度,在我幼小时候常出去巡演。她对我说,人生是你自己的,做自己的事,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停止学习;爱护自己,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我被逼婚的时候也是母亲坚持站在我这一边,顶住压力支持我不结婚,她认为强迫一个没有结婚意愿的人去相亲是愚蠢的。虽然最后因为父亲生病以及各种原因我还是结婚了,但相对于其他人说“天长地久早生贵子”,我母亲更加务实地说“即便结婚也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也是这一点支撑着我进入了婚姻,并且再艰难也没有放弃学业和理想。
父母都说:“靠本事吃饭”!这句话让我受益终身。任何时候我都知道要靠自己实力吃饭,所以点着煤油灯努力读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顺利考上大学,走出辛苦劳作的农村。“靠本事吃饭”,让我在离婚后能自食其力,独立带好孩子,培养出一个独立善良的女孩。让我从不贪图父母财产,不贪图男友财产,从不耍心机算计别人。挺直腰板,简单生活,让我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因为活着要靠自己本事。
为人处事吧。说些细节的小事,比如我递刀给人,到口要朝自己,这样拿刀的人既方便拿又安全。又比如吃饭时,不可以把整盘菜翻来复去搞的乱七八遭的,应就着自己面前从上夹,更不可站起来夹别人面前盘子的菜。又比如家有老人,吃饭时,一定的先叫老人上台,自己才可以坐下来。从外面回来,看到家人,熟人,要礼貌问好.等等生活细节。做人不可贪,不可懒,太多了。感谢父亲教了我这些做人处事之道。
母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但她从来不讲大道理,总是用通俗的言语教给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给我们最正确的三观。“爹有娘有,不如怀中自有,丈夫有还要站在房门口守一守”“女人要重名节,一旦名声坏了,花多少钱也买不回”,在母亲朴素言语的教育下,我成了一个独立、自信、坚强的女子。母亲已故去,清贫的她没有留给我任何的财物,但留给我的却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谆谆教诲。
爸爸从小就跟我说办任何事情或者处理事情赶早不赶晚。意思就是办任何事情的时候最好早点办,或者提前到,或者就是任何东西都要提前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赶过去或者忙着做。因为这句话,省去了我很多麻烦和让我没次办事都有多余的时间去准备和思考或者去处理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