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龄阶段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只有五岁,他可能最想得到的是巧克力,如果你有18岁,可能你最想得到是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果你25岁,最想的是遇到人生最美的女子,如果你40岁,希望家庭幸福安康,如果你50岁,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如意,如果你80岁,当然是健康度过每一天。所以,活在当下。
光想不干等于白想,既想又干才会得到。想买彩票中五百万,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一场。想弄小利在牌桌上大赢一场,可是倒贴小利输家当。想轻松自在,多挣钱,可是命与愿为就是劳碌命,想拿点小本做买卖,赔钱亏本伤脑筋,血本赔尽才甘心。
这个问题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所处环境不同,需求自然不同。不过,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人们需要的东西无非是这2种:一种是物质需求,另一种就是精神需求。
就现在,我最想得到的是有笔巨款,让我们一家衣食无忧,每天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还可以用这笔钱让孩子做她喜欢做的事,学点有技术含量的手艺,将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虽然这只是想象,但万一实现了呢。
不是外部事物,而是自己本身的快乐。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糊口问题解决不了,就需要得到粮食。殷实富足又想得到爱情。没见过世面想去旅游。等等等等,千人有千人想得到的东西。
在不同处境中,人想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在饥饿时会想要食物,在口渴时会想要水,在遇到困难时会想要朋友和家人。人只有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处境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