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想回家!大学四年暑假从不回家,寒假回两次。工作后直接给钱,春节很少回。因为回家太窒息了。父母掌控欲都特别强,而且特别喜欢关注莫名其妙的细节,小事。然后套用他们的理解强加给你。用他们的【经验和认知】强力指导你的生活。从穿衣,饮食,作息,找工作,找老婆,穿衣,交朋友,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他们都非常有兴趣进行无休止的唠叨以及试图指导。对了,他们还成天自诩好父母,我特别想对他们说,我春节宁愿给公司免费加班都不想回来。
后果就是我也变得唠叨了……然后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克制住唠叨之心,见到盆友和老公尽量保持风轻云淡,不再纠结小细节,是自己变成碎嘴小女人。其实我爸妈唠叨也挺好的,她说我听着,然后 ”对,你都对,知道了,好了,我们中午吃什么,昨天老妹说啥啥好玩,那个我爸叫你呢……”转移话题和注意力,绝对好用!
我觉得偶尔唠叨可以,但是一直插手儿女的事,说教抱怨甚至替儿女做主就不好了。我想说,很多时候你的父母辈眼光在某些事上也很浅显,他们只是用他们所谓的标准和经验去衡量你的人生该怎么做,他们的唠叨有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说教和抱怨你不够好,甚至真的可以左右孩子的人生中比较大的选择。
过多唠叨无用功孩子最怕什么,最怕家里有一个唠叨老妈,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唠叨,孩子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他们能听得进去吗?跟孩子说话越简单明了越好,事情说清楚,要求说明白,做错了或是不合要求就重来
模糊听觉。使人听觉模糊反复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产生的不在乎。做父母不要只怪孩子不听话,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叛逆情绪。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在家长的唠叨声中长大,大多数孩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过硬本领,结果是父母唠叨越多,孩子防御能力越强。当孩子在心上构筑起唠叨“防火墙”,“金玉良言”,也很难穿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