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现在的交通情况大家都不满意。很多是因为前期规划的时候遗留下的难题,如今想改变已经很难。但现在的道路交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还不改变,那就会遗留下更多,更难以解决的难题。道路要宽,要直,这是一般人都晓得的,也是最基本的。我想现任的官老爷们也是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官老爷们能不能出台些合理的、让人乐于接受的规定、条例、法规。像最近的禁摩、禁电动车,那就是一个当兵的干的粗活,世界上的大都市东京、纽约都不禁,你为什么这么做?难道是为了疏导交通?恰恰相反,据测算,摩托车和电动车是占用交通资源、公共道路最节省的都市出行方式。那就只有一种解释,管理者水平不高,一刀切,省事。结果不符合海南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水平,反正是违规的,更是豁出去的任意行驶,交通能好吗?
一直在深圳生活,去年回到海口,对两个城市的电动车道路体验感来对比,海囗甩深圳几条街,深圳的城市道路规划已经没有电动车的行驶空间了,全都挤到人行道上了,所以深圳很多电动车都在机动车道上与汽车抢道,可是海囗现在很多道路都有专门的电动车道,可以说骑的时候是一路顺畅!而且双创后画出了专门的停车位置,正个街道很整齐了,我观察发现绝大部份人都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比例不比深圳高,我喜欢现在的海口(虽然宵夜摊被创没了有点遗憾)
海口的公交车凭心而论,发展不错,空调也给力。但是海口的人们没有强烈的乘坐公交车的意识,加之生活圈不成熟,城乡范围模糊,常年无冬,流动底层人口多,无稳定收入的人和找食吃的人更多,所以造成了电动车的井喷,这个现象要持续一个时期,但最终肯定要消亡的,因为这是城市发展规律,尤其是省会城市,没有能逃脱的。当然内地大城市的交通形式和网络比较发达也是电动车少的原因之一!
从美兰机场到达厅出来3号门这里,这里真是人多车多, 各种私家车、大巴车等都在赶着前行,行人们也是在自由的串行。斑马线的红绿灯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快速通道!就是要让行人快速通过,这样人车串行一点都没有快速通道的效果,对面就是一大栋停车楼,干脆直接规定将车停在停车楼里不是更好?车辆真的是超级多的,尤其是晚上接客高峰期的时候,压根就过不了,车流量大,真的该管管
刚从大陆休假回来,走了数个人口大省省会城市,感觉省会城市中海口的电动单车是最多的。其他省会城市人口少则几百万,多则超千万,而为什么没有看到那么多的电动单车呢?人家公交系统发达,路边等上几分钟公交车就来,而海口有时半个小时看不到一辆车,行车路线也绕来绕去,极不方便市民出行,大家不骑电动单车才怪。
你问我交通情况?你先去钟楼看看吧,从钟楼那头过得胜沙这头共两段斑马线,第一段绿灯刚过,第二段就亮,搞的大家匆匆忙忙,毕竟两段之间还是有段距离,要有个间隔时间,还有钟楼对面的公交站占用的是非机动车道,前面又被半脑用铁栏围注,致自行车电动车都进入机动车道,还有旁边的辑私局占道划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