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津卫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吃腊八蒜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大年初一不杀生,初二回娘家,初三才可以扫地拖地,拜拜年,串串门要红包。
大年三十钟声敲响前,年夜饭和家务都忙完了,再洗头洗澡,头发一定要一梳到底,预示来年从头开始顺顺畅畅,三十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包饺子,初一拜年收红包送红包,初二回娘家走亲戚,初三还在娘家打牌发红包聚会,初四回来爬山去,初五找朋友聚会。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腊八粥记得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是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去年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