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职业,真的有太多特殊性。因为他打交道的是人,活生生的人,背后就是多少家庭。压力太大。就像实习这一个多月,跟着医生上下班,白天能忙的晕头转向,每四五天一个夜班,两三点往后才能睡,作息极其不规律。而且最重要的是压力大,现在医患纠纷也严重,患者常常不信任你。现在医学生要求也严格,真是年年高三。还要考研,规培,专培。周期长,等上班以后也躲不了那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果有出路,不是真正特别喜爱医学,志愿为医学奉献的人恐怕没有多少人还会坚持。操着卖白粉的心,干着卖白菜的活。这是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调侃。说白了就是付出与收获得不了正比。
关键是健全崇尚医德和医术的制度环境,国家应用制度保障医德医术好的医护人员亨受高待遇,但医院把医生作为赚钱的工具,医生待遇与医院创收业绩挂钩是根本弊端,职称评定也需要改革,除论文成果,更要重视是否患者如云和患者的对医生医德医术的评价,这是不容易造假的,把社会监督纳入职称和薪酬考评,才会有一个培养好医生的制度环境和以崇尚医德医术的职业风气,这样患者体验好,信任医生,医患关系会成为鱼水关系,医生成为高尚好职业,会有很多医学生愿意。
在这个逐利的时代人们都想着一夜暴富轻松挣钱,早早的就放弃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心中的梦想忘掉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没有那奉献精神,雷锋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追求刺激的快意的人生,医生的要求与这个是不一样的,孙思邈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制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寺院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等等,所以医生这个岗位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的。
没有当医生要看情况的,一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还有一种就是被动选择的,医学院的很多辅助专业是当不了医生的,还有就是一些大专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差的本科院校,因为资质比较差,付出的努力也不多,从事这个行业要和很多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竞争,只能处在行业的底层,所以被迫转行的也大有人在,名校的医学生一般毕业后很少有转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本科加研究生甚至博士,读了那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从投资学上来说很难去转行的。
医生每天遇到的人三教九流都有,要懂得交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懂得忍耐,经常遇到无赖和不讲理的,要懂得看什么人下什么药,你开几十元的药,有人气凶凶的说你宰他,有人说你开的药太便宜治不好他的病等等,病人如此,同行也互相拆台,遇事时领导也事不关己,还有继续当医生的必要吗,家里的一位己经早早离职,自己也在离开的行动中
1劣币逐良币:一个正式护土每月三千,一个临时护士每月一千,少一个正式可用三个临时,又好管理,随时可解除。以致医院缺护士,也不想进人。2良币逐劣币:每个医生每月五千,四个人共二万,为了多劳多得,尽力压缩只用三个人,每人7千了。以致医院缺大量医生也不进人。归根到底,是半市场化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