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就是每天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二点睡,九节课两段晚自习,作业会争取在第一段晚自习前做完,有很多教辅来轮着刷题。有野心,有梦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拖延症,平时会卸载手机上的所有娱乐性质app,长期处于与时代脱节的状态 每天会定量阅读英文原著,背单词,做运动,看新闻。喜欢深夜一个人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的感觉,喜欢做手账。会欣然去做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本能排斥那些不顺眼的人和事。内心活动丰富,喜欢看帅哥,但心里的那只小鹿一直在睡觉。经常会有自己是老阿姨的感觉 朋友圈没有很大,多是同学,和高中同学处的不错,但有时候会怀念初中,和初中的朋友们的感情一如既往的深。对这个世界有着满满的期待 相信美好也喜欢记录美好。
高一高二啊,天哪那是我中二的巅峰时期。做梦都想成为忍者,随时随地都觉得自己查克拉要爆发了。没有查克拉我还能练体术。(当然那种眉毛和发型我是拒绝的)朝着夕阳奔跑啊!少女!
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怀揣着些英雄梦想,说着不紧张的人还是暗暗关注着心仪大学的分数线,咬牙切齿的做题。望着做的不满意的卷子和无法推算出来的题目,也有无力的想哭的冲动。女生里,有谈着不痛不痒小恋爱的,也有心里住着白衣少年的,也有义无反顾出了柜的。不管怎么样,我很高兴大家有点勇气和硬气知道自己要什么和如何追逐,哪怕结局未必令人所愿,我们是最普通的一群人,却因为最好的年华而莫名多了些光芒。
我16岁的时候……刚升入高中,班级里有好多学霸。每天早晨到学校,教室的灯都早早地亮着,有些同学已经坐在座位上悄无声息地刷练习册。老师上课讲得很快,因为班里中考考上来的学霸很多,有很多提前学过高中课程。其实有很多课听不懂。但是不敢举手问,不敢说“老师能不能再讲一遍。”下课的时候刷练习册,有的时候会,有的时候不会,学着自学。
16岁,我也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开始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读了几乎大半现当代文学史的小说原著,梁遇春的《春醪集》那时候还看不太懂。但尤其喜欢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味至浓时即家乡》,太爱这种生活里透露的温度。也暗暗下决心,要把文学作为一生的学习和事业。到现在,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是至少我依然愿意,依然做着16岁要做的事。这大概也是一种幸福吧。
16岁,我刚上高一。高中的校园好大,后面还有座山,教学楼比初中的学校更高大气派。人也好多,都不认识。我有点焦虑,努力的四下张望看有没有初中的同学。然而几个月后就不焦虑了。人生不断前进,总有新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