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此现象绝非中国独有,在美国,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所以说“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并且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若要治理改善整个交通秩序,仅仅靠规范行人是不够的,驾车者的习惯也是形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重要原因。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从众心理使然;二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上班路程越来越远,交通设施有缺陷,造成违章的几率增加;三是社会节奏加快,社会风气浮躁,夜生活丰富,早上宁可在家多睡会儿,也不肯为上班路上多留出时间。
直行红灯时,很少有右转车辆可以做到主动减速慢行、礼让行人。对于驾车者而言,也许等待行人过马路的十几秒钟会错过绿灯,从而再等待几分钟的红灯。同样的,行人在绿灯时没有穿过马路,也一样要再等下个绿灯,如此反复,积压越来越多的行人没有成功穿过马路,就将会形成“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对于规范行人规则意识方面,以街头执法和处罚手段为主要采取的规范办法,并且得到了一定成效。使得驾车者可以更舒坦、更轻松的行驶,即便如此,也不能只顾享受舒畅通行,驾车者处于一个强势地位,更应该对行人多一些避让、多一些规则意识、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来自各方面的指责,矛头都指向行人——乱闯红绿灯,客观来说,这无疑是站在驾车者的角度得来的结论。引人深思,闯红灯现象不能全归责于行人素质,等待过马路时长超过行人忍耐限度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