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个事业有成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舍弃了职业和地位,离家出走,去巴黎追求绘画的理想。我也想舍弃现有的一切,去追求诗和远方。
《我与地坛》,想看看当初史铁生当时眼里的地坛是怎样的,毕竟我去地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喧闹的人山人海,未免也太可惜。
这么说来,想起路内的《少年巴比伦》。如果可以,想在那里活一次。那么哲学,那么诗意,单纯又干净。想在余生遇见我的路小路。
想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活一次。做那个一边牧羊,一边读书的男孩,遵循无声的引领最终穿越沙漠,完成天命,找到宝藏。
想活在《倾城之恋》里,想在回荡着炮声隆隆战火纷飞的夜晚紧紧抱住身边的那个人,感受生死一线间的复杂心绪,一定有绝望也有希望……
《红楼梦》,我觉得那里其实是一个乌托邦,那里有很多美好的女人们,我很喜欢那些可爱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