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不管认识、熟悉与否,最基本的判断应该是从善意出发,首先想到的是,对方是一个善良的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行为才能自发实现。如果稍有含糊,不那么坚定,那任何善举都难以发生。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在现实中小孩子帮助老人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我们成年了,老人摔倒如果不扶的话,一是有为父母之言,二是有为恩师之命。
遇见摔倒的老人,我们可以直接帮她报警或者叫救护车。这也是一种扶啊,就像一个人掉进河里,难道只有亲自游泳去救才是救吗?架个船去救也是救啊!
老人跌倒了必须扶,这是条件反射,自然而然的去扶,当时不会考虑那么多,没有那个人去考虑被讹诈了怎么办,也不会有人站在一旁拍照。
“扶”是人的善良本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社会现象让不少做好事的人吃了亏。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遇到老人倒地,最好呼吁至少三位热心路人同往,先确认老人还能不能报出亲友的电话,如果不能报出,马上拨打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