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发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有一次我发送一个单曲《那些女孩教我的事》发送到朋友圈,明明就想回味一下,品冠的抒情的歌词和单独的意境,突然收到女朋友的一条消息,那些女孩教会你的事,教会你什么事情,和我说说,我当时就是一脸懵逼的状态,随便拿时候是有回想之前的那个女孩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我应该说什么, 我极力的解释 可是还是行不通,因为她感觉我很假,我只要找一个借口说 《是你是你》这一年,你教会我太多 太多,教会我烧饭,教会我耐心 ,教会我用心爱你, 我摸着良心说,好像真不会疼。从那次以后我就很少 很少去发朋友圈,有时候看朋友圈,我都不看了。
微信里好友越加越多,虽说是熟人社交,但真正熟的人没几个。大多数人是因为工作,不得不加。以前好友只有亲人和最亲密的朋友,现在很多“僵尸老友”就加的时候打过招呼,现在连他们是谁我都记不起来……很多东西不想让他们看到。至于领导,同事,客户甚至下属,你们只要知道我是“努力”本人就好,至于去哪里玩了,吃了什么这些就不劳大家费心啦!尤其是很多妹子们,结婚生子后一改以往爱发什么就发什么的性格,始终沉默低调,一是怕固化自己妈妈的身份和形象,从而给老板一种没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感觉,二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避免潜在危险。
以前很喜欢发的,只是纯粹想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后来发现,那些你认为的朋友,看你去好的地方玩总要来一句,不会是P的图吧,看你晒了张高级餐厅酒店的图片就会说,又拿谁的图来炫耀啊。但是你发了一条心情不好的说说,他赶紧来一句,看看,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还以为你就知道炫耀。总之看了很生气,本想发个圈释放自己,后来发现那真是给自己找气受。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发了,不过现在还是随心所欲,想发就发,只是屏蔽了三观不合的人。
以前也喜欢发,后来不太愿意发了,是因为想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曾经一度发朋友圈,遇到朋友了都会问些我发的内容,或者别人看到我发的不是很开心的内容,居然去和我的父母说,父母担心我纷纷打电话问我怎么了,从那以后我就不怎么发朋友圈了,但是遇到好的文章,有关教育孩子好的文章,值得纪念的时刻我都会发出来,不再天天发,重新找了个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平台乱发心情与不良的情绪,就是为了不让爱我的人担心。
原本朋友圈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自我表达,自由倾诉、并能被朋友理解的封闭圈子,而现在的朋友圈已从私密空间变成公共空间,因此不得不更加注意自己说过的话,因为一开始,微信加的都是朋友,可以肆无忌惮地想说啥就说啥;后来,微信又加了亲人,说话就要小心许多,不敢发那些会让父母担心的东西了;再后来,微信又加上了同事和领导,言谈更要谨慎,甚至偶尔还要身不由己地帮忙转发和点赞一些“任务”。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你引以为豪的成就在别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伤心别人也并不能代替你承受。不管好坏,不管给多少人看,不管发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最多不过是一段小插曲。我的日子最终还是要我自己过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更何况,我过得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