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都有。除过走亲戚,在家呆了两天,在家待着。也没什么事,无非是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在小区溜溜弯。走亲戚,也是吃吃喝喝,聊天打麻将,因为人多,也比较热闹。大年初一去了寺庙烧香,原本一个小时的路居然走了两个半小时,停个车居然要三十块钱。终于到了寺庙,人又多的走不动,但来都来了,好歹也得上个香吧,便跟随人流,挤着挤着拜完了所有的佛。回家后,心想,再也不凑这个热闹了,人挤人,实在没意思。但是,昨天还是按耐不住去了灯展,想着是初七,大部分人都上班了,人就少点,结果还是人山人海,灯少人多,看的不是灯,看的是人海,图的是气氛。现在的过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似乎就是这个样子,满到处的逛,可能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了,车多了,有资本逛。也可能是过年没意思,空虚无聊,找个乐子吧。
本来准备出去耍的,但是由于老人不喜欢大过年的到处旅游,聚的非常不方便不说,一家人还不能热热闹闹的吃个团年饭,就没有出去,宅在家里,在家虽然不是十分有趣,但是很悠闲惬意。睡到自然醒,喝到头发晕,想吃吃,想喝喝,没事就在近郊走走转转,也是挺不错的,避开了人流车流,彻彻底底的过着慢生活,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家里一家人一起怎么过都舒心,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无论从哪方面来是衡量都还是很不错的选择。感觉这个年过的轻松愉快,没有那么多需要考虑的繁琐事情。到了今天初八,就安安心心考虑工作的事情了,心态调整的也比较自然,没有大起大落的节日紧迫感,也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在外工作的我来说,过年无疑是要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开开心心一起过大年。每次过年回到家看到父母脸上那洋溢的笑容,我的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因为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太短了,一年顶多在家呆十几天的我多么希望能经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所以我好羡慕那些城里的孩子,可以天天回家。所以过年还是回家的好,可以看到父母开心的笑,可以一起包饺子吃,可以陪着父母看春晚。
每年过年就那么几天的假期,孩子也正好放寒假,我真的很想一家人出去游玩,看看世界,散散心,过个不一样的春节。无奈家中老人比较守旧,过年要请家堂,祭祀先辈,还要求子女全部回家团圆,说过年都是回家的,没有往外跑的,过了初一,还要走亲串户,看看不经常见面的亲戚,或是亲戚们来看望我们的老人,我们要帮忙做饭,宴请亲朋。其实过年挺累的,比上班还累。
在家宅着,三个原因,首先,年前发烧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然后就一点兴致都没有了。第二是怕堵,真心怕堵,走到哪儿哪儿都是人,特别是景区,连厕所都是满满的拥堵。第三是穷,哈哈,真心穷,过个年,小半年的生活费都搭进去了,还要出去玩,机票,食宿都比平时贵,想想都觉得心在滴血。哦,对了,还有最最重要一个原因,懒。
过年一定会在家宅着。因为只有过年这个时候才会真正体验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快乐之情。家和万事兴,家和则不可久离,久离则情感疏远,疏远则情感难以沟通。老爸老妈岁数大了,身体也不行了,但老爸老妈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儿女子孙们一起吃个饭,开个心,说个笑了。特别感谢大姐和二姐一家人今年能来陪伴,今年过个年直是好开心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