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宗接代,薪火相传,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责任。自从父系社会之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所积淀的,都是靠儿子传宗接代,女儿只能是嫁到外人家。所以说,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中国人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可能农村人会展示在表面上,而城里人却会隐藏在心里。记得小时候,有好吃的东西奶奶都偷偷的拿给伯伯家的哥哥弟弟吃,说是丫头吃那么多没用,以后还是别人家的。说男孩子吃了可以快点长大,顶起门户。但是,家里有什么活都让我和妹妹做,说小丫头就要从小学着做事,还说男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累坏了!总之,好的东西永远轮不到女孩!
在过去的农村,养儿子才能扛门户,才能不受欺负。如果家里没有儿子,农田劳动没有壮劳力,日常生活中也会被街坊邻居欺负。所以,农村人对养儿子的渴望可能更强烈一些。用现在的话说,生儿子,这是刚性需求!现在的农村,也有许多不重男轻女的人。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如今,农村的体力劳动大幅减少,人们对养儿子的刚性需求也越来越淡化。以小编身边发生的事为例,尽管放开二胎政策了,农村老家还是有许多独生女家庭放弃了二胎计划,这些父母觉得养儿养女都一样,孩子一个就够了。
在农村,男孩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家族实力的标准。在农村里,经常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而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个家族的几个兄弟出去解决。在农村,很多时候就是拳头大就是道理,如果家中男丁过少,很容易被人排挤欺负;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男丁众多,在这个村里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招惹的。
俗话说养儿防老,因为农村没有太多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可以温饱,等老了之后是要可儿子来养的,没有钱和条件去养老院,在农村一般都是有儿子来管老人的,女儿管呢,就是孝顺,不管呢也没多少道德谴责,但是儿子就不同了,现在还是在农村如果儿子没有好好赡养老人,是会受到舆论谴责的。当然也有不孝顺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也非一日之功。虽说在现在社会的男女平等思想宣传教育下,我们国家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毕竟这里是中国,经历了几千年沉淀而来的风俗习惯,要想一下子改变是不现实的。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孩都是要出嫁,嫁到别人家里要孝敬公公婆婆,就顾不上自己娘家这边了,儿子不一样啊,儿子是娶一个人进来,男方家里多一个人,而且女孩子生下的孩子还是跟着男方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