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借我的球拍用,结果戳在台子上,握把给戳断了。我说,不值钱的,没让他赔。其实,球拍花了近一千块。我当然有点心疼,不过觉得球拍已经用了几个月,而且这只是个“玩具”,给同事要赔偿,有点不妥。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几天以后,我却亲耳听到那同事给别人说,我的球拍是本来就坏了的,握把那里有“暗伤”;而且我的球拍不值钱,不然怎么会“一戳就断了”;而且据他观察,我还犹犹豫豫得想让他赔,实在是……我火了,当时就把淘宝买拍子截图给他,要他七折赔我。他弄了一堆说辞,不想赔,我立即翻了脸,要揍他。他服了软,又解释不知道拍子这么贵,以为几十块什么什么的。有的人,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有的人,明明损害了你的利益,你要原谅他,你不给他翻脸,不揍他,他就认为他才是受害者。
我读书确实不多,学生时期天天研究学业,没什么时间读课外书。另外,我阅历也不多,年龄也不够,但又非常迷茫,所以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一直在那里想啊想啊想。想来想去,想不出去。就好像一只井底的青蛙,一直在思考外面的世界一样。坏处是很多的。这就是我的思维转变: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永远不要在无意义的思考上耗费太多时间,多读书,多行动,只有在知识和阅历增长之后,你的思考才会更有价值。
我有年薪百万的投行朋友,也有年薪40~50万的程序员朋友,也有年薪10万的传统行业朋友,他们都是高材生,精英,也都非常努力,但收入却天差地别。这就是行业的区别!这就是我的思维转变:你的赚钱能力与你的专业水平及劳动强度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行业、平台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想要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想要赚更多的钱,只有去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应对未来市场、政策变数的唯一方法。
一直以来,我在各种各样的地方都看到过:拥有拖延现象的人,一定程度上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所以当你拖延的时候,不要觉得事情很难,直接去做就行了。后来我每次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情之前,都说直接去干,不要管结果如何如何。但是一直不明白完美主义的意思。就这样我还是浑浑噩噩的。知道后来我通过观察那些不拖延,做事迅速的人,我才发现这句话之后的意义,可以称作一种思维转变吧。
之前我看电影,六子拿着碗,盛着血肉模糊的一团东西向围观的民众高声喊:“看见了吗,看见了吗,是不是只有一碗?是不是只有一碗!?”没有人关心他到底吃了几碗粉,围观众对那团东西到底代表几碗粉并没有兴趣。六子虽然还在声嘶力竭地辩白,人却已经走光了。清白,是非,本身就不重要,对于那些围观的人,戏才重要。
前阵子和表姐出去吃饭,她说了一段话就让我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大致意思如下:作为平常人,与人相处,与人共事,都是喜欢占上风的,而后沾沾自喜。而你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所谓的占上风只是对于思想和知识与你在同一水平或者比你更低的人,对你自身并不算进步,更不算变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