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睡前的背景很干净,没有光、没有气味、没有人影,在经过认知的加工后,就很容易制造出一种情境,如果我们不去刻意控制,而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发现诸多不同水平的情绪,以及因为这些情绪而引发的思绪,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相比更加复杂或者说不现实。
在夜晚,心中的洪水猛兽不断涌动,来不及记忆就陷入难过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白天里辛劳的工作,和紧张的学习,白天我们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我们的大脑被高度利用,处于一个疲惫的状态里,无法去想其他的什么事情。一到了夜晚,安静的环境让我们放松,脑海里的种种高兴的难过的,便涌现出来,有精力去思考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问题。到了夜深人静时,各种刺激都急剧减少,我们可以慢工出细活,对白天的事件进行深加工,这时候感触就会更多、更深刻。
人在白天的时候,要工作,要面对很多人和事,感官系统一直在被高度利用着,忙着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和信息。到了晚上,周围的环境开始安静下来,光线变暗,周围的信息刺激降到最低。人开始能够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反思一天的生活,注意力一集中,就容易想到具有感情色彩的事情,然后再赋予自己更多的感情色彩。
一般人在失眠的时候,通常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甚至会产生睡不好明天会迟到,吃饭就会罚钱,被辞退的想法,这些想法的产生会进一步强化焦虑的情绪,会进一步分化成抑郁、愤怒等情绪,从而更加胡思乱想,形成恶性循环。
人在白天的时候通常会处于兴奋的状态,以至于睡前外周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稳定下来,从而胡思乱想,而如果在睡前工作、健身、看电影更加会加剧这种情况,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另一方面,如果白天过得过于空虚无聊,外周系统的规律同样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从而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也就是白天空虚,晚上精力充沛,也很容易胡思乱想,比如在长时间熬夜看球,在之后的调整期期间内,通常会比较常见。
疲劳会让我们控制情绪的高级皮质层变得虚弱,自控力降低,原始皮层活跃,原始情绪变得没有白天可控,比如很多失恋的人白天都能好好工作,但到了晚上自控力降低,情绪控制不了,就会哭泣或者忍不住打电话给前任,到了第二天又会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