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是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并独立生活开始的。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家私企,在外省。公司没有宿舍,为了省钱,也为了离上班点近,就和一个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了个二居室的小套间,就这样就花去了工资的近一半。再加上每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还有同事、同学之间的人情往来,那会儿的工资都是月月光的。有一次,因为一个月中参加了两次同事的婚礼,当月的开支就有些入不敷出了。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工作了,不该再伸手向父母要钱,于是后半个月,早上都是饿着肚子熬至中午的工作餐,晚饭则顿顿都是泡面,而且还是袋装的那种。大冷的天,房间里也不敢开电暖取暖,怕费电。那一刻,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想着父母以前没饿着我,没冻着我,还尽量满足我的各种要求,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实习的时候是在宠物医院里,作为一个实习生,一开始就是从打扫卫生给动物倒屎倒尿开始。有几只狗还比较怕生,往笼子里倒狗粮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咬。咬了后有些老板好心,会给你出钱打针,有些就只能自己掏钱。实习期工资也不高,而疫苗的钱几百总是要的吧。我当时就没有遇到好老板,只能自己掏钱去医院打针,好在宠物这一行业基本都是包吃住的,平时也花不了什么钱,也就不会存在打了疫苗后吃不上饭的问题。有一次,我需要把一只一百多斤的大狗抱上桌,但我抱不动,差点把腰闪了,其他助理和实习生都在忙着,边上就医生一个是闲着的,竟然就在那看着,也没问我需不需要帮忙,当时就觉得这份工作不容易。
高三毕业的暑假,当时真的很想证明自己长大了,跟着当地的劳务公司去江苏昆山的一个电子厂打工。去了不到两天好几个手指都磨破了,每次下班后我都是手指磨破,小臂酸的都抬不起来,回到宿舍真的是倒头就睡,毫不夸张。当时一个月带加班费也最多四千,每天只管一顿饭,那边的药也特别贵,满打满算一个月也剩不了多少钱,想吃顿好饭,喝包酸奶都要考虑半天是真的舍不得。
我是在结婚之后才发现赚钱不容易的,在没结婚之前没有对生活多方面的压力自然体会不到生活不易,不是有句这样调侃的话吗“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想想那时理解这句话的心情现在感到有些好笑,也许是与当时年龄或生活环境有关吧。
两年一直在北京上海打工,一个月也就挣三四千,干的是最苦的活,挣得确非常少,感觉很累,生活真的很苦,很不容易,但能怎么办呢,只能和家人一起奋斗呗。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现在想都不敢想,只管把眼头的事情做好。
从读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体会生活的不易了。我虽然不算富裕,但生活温饱没有问题。我常常看到,有很多贫困的人,在农村山区里,有很多衣不蔽体,吃的很差,不够饱的人。那时候,我就知生活不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