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就会背诵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个头九就是“一九”,一九是从冬至那天开始算的,第一个九天就是“一九”,往后依次类推。如果第一个九没下雪的话,那么这个冬天就不会太冷了。
我觉得很有道理啊,很快就到冬至了,冬数九,夏数伏,冬至到后,说明真的冬天到了,冷了,冬至一到,以一日一日数,从阳数单九最大九为单位,分一九二九三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尽春来。如果头九天不落雪,到九九即整个八十一天都如六月一样暖热,那就是暖冬的意思了。冬是要冷的却暖,就是气候反常了,来年种作就值得注意了,要做好各种防变防灾的心理准备,大意轻视不得。人应认识自然,了解自然,遵循自然,不要逆自然而为。认识了解之后,就可以改造自然为我用之。
头九就是指数九开始的第一个九天,如果这几天不下雪的话,那么数九的最后一个九天,天气就会非常暖和,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虽然说像六月一样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但这些都是老农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反正今年的冬至还没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今年一九会不会下雪,如果正好不下雪的话,我们再等到九九的时候看看天气会不会比较暖和。
农民其实不懂太多的大道理,但是他们却通过自然现象总结出了关于天气变化的规律性民间俗语,并且利用这些规律做出及时的应对,以达到丰产丰收的效果。虽然在现代天气预报的面前可能存在不够严谨,不够准确的现象。但对于以前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却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挺准的!这一头一尾暖和的天气都异于往常,是属于比较特殊的气候现象。农人在农事耕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时候正是麦子抽芽长穗,春天开始播种的时候,任何天气变化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于农人一年的收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特别是在数九最后一个九九的时候,已经进入到初春季节,天气乍暖还寒,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对农作物的伤害。
这句“头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有没有道理,不能说准到不行,但是根据农民常年耕种的经验,也有个差不多,今年冬至可以看看是否下雪,是否是暖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