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务实,平静愉快。衣着朴素,物质简单,但涉及健康或教育,不惜千金。
不过早智力开发。理由之一是读书认字太早,聪明的孩子易产生骄傲之心,入学后反而不专心听讲。理由之二是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玩耍就是学习。学前不教字,基本就是鼓励着各种玩,教下棋,鼓励动手。鼓励多问为什么,自己去找答案。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言简意赅。父亲不会的,会带着我们查书、查资料(那会儿没网络)。比如说,为了弄明白一个字的起源,会搬出大辞海,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每一个问题绝不敷衍。注重学习态度,不单纯看学习成绩。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逼迫学习。我家孩子不催学习,只催玩。看书稍久点,就叫着一起去运动或下棋:”该休息眼睛啦,出去玩会儿吧。“
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人人有责。家里有块小菜地,假期所有孩子都去刨。
一定要有足够的陪伴。记得有人说过,孩子和你最亲密的时间也就最初的几年,等她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同学、老师、朋友,以及繁重的课业,你会怀念当初她对你撒娇、整天缠着你做这做那的时光。如果有足够的陪伴,她会把你当成生命中最重要、最可信任的人,那么随着年龄增长,你的建议、看法她才能听得进去。
要重视家长自身的成长。《零吼叫养出100%好孩子》中说得好,家长的怒火其实来自于对自己无法控制孩子的恐慌,但是为什么你想要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呢?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和树立榜样,不是强制把她塑造成我们希望的那样。就像书里说的,你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负责、积极向上、态度温和的人,对她的帮助会更大,中国人不是也说过身教胜于言传吗?
让孩子自己反省,培养自觉性。孩子犯错误,不打不骂,但气氛凝重,留白空间,让孩子自己琢磨(其实我们心里清楚的很)。这时候的父亲有点不怒自威,事后也不罗嗦,不解释。我家一切靠自觉。父亲鼓励凡事先找自身原因,很早就听过他说过:“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