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辽宁,现在过年的时候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下跪磕头拜年了,但一些年纪大的人还保留这一习俗。虽然很多习俗都消失了,但在老家的农村还保留着一些过年的习俗,比如说要在大年三十的上午贴好对联,但如果家里三年内有老人去世,则不能贴对联。中午要吃鸡和鱼,很丰盛,吃鱼代表连年有余,菜数不能为单。晚上要吃年夜饭,饺子,包饺子也有很多的讲究,很多做生意的人家会吃韭菜馅的饺子,寓意久财。
我们老家过年时的习俗是这样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爷,杀猪宰羊,开始置办年货,大年三十要去上坟,贴春联,晚上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守夜,给孩子发压岁钱,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接财神,然后去拜年,从初二开始走亲戚,还要给小外甥送灯笼等等。
我们过年会蒸好看的馒头。那些被做成各种形状的“饽饽”实在可以称作工艺品,那是整个正月的口粮,馒头里面会放上大红枣的呦,我顽皮挑食,喜欢把馒头里的枣子扣出来吃掉,馒头一个洞一个洞的不完整,总免不了奶奶的嗔怪。
咱们这大年三十贴年画对联!家有老人不在三年内不贴红!要贴黄色的对联!初一不互窜门!初二可回访丈母娘家的!初三初四可访友!初六初八请春客!正月十五过小年!正月十六闹元霄!通逍达旦才算完!
我们过年包饺子的时候要顺着盖帘放饺子,要放满,饺子的面和馅都要有剩余,代表来年丰衣足食、顺顺利利,饺子不能破,否则不吉利。包饺子不能数个数,吃饺子也不能吃蒜,否则来年生活就要算计着过。
大年三十贴春联,十二点之前贴好,贴完放鞭炮,晚上十二点也要放鞭炮,初一不能串门,也不能扫地,每顿饭开饭前都要放炮,中午还要给老一辈的去上坟,而且还要吃两顿饺子,大年初二回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