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个编外人员深深的感受就是,所有忙的,累的工作都是编外人员在做,有编制的不是长期请假,就是不干事,而且工资差异巨大,人家一个月啥也不干3000多,我们每天忙的不行不到一千五,而且领导都有歧视,同样是犯了错,我们局长不问原因,上来就问你是零时的还是正式的,零时的开除,不管你对错,正式的就说下次注意,感觉编外人员得不到一点该有的尊重
看部门的,我们部门的编外人员,很闲,干的都是无需动脑的活儿,每天一个小时能干完一天的活,工资自然也不高,这些人基本都是本地人,不需要买房,不然那点工资根本活不了。稍微重要的活都是在编人员干,我们忙死这些人也帮不上忙,她们就是做打印复印收文送文这类的。我刚开始奇怪他们为什么不考走,其实她们也考,大专学历加上不复习,根本考不上。这里虽然工资低,但周末双休,工作日跟我们一起吃食堂,还那么闲,其他企业是不可能的。
我的理解是现在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期,或者说近年来国家发展速度太快,直接冲击了我国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迫切要求他们做出改变增加人员、提高效率、改进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有大量的"人民公仆"为人民群众服务,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能离开的、不能自己解决、必须由政府“帮忙”解决的问题。
因为招聘人员好管理,付出的薪资又低。在我所工作的单位,在编的正式工上班打游戏,迟到,早退,领导只能批评两句,但是招聘职工没有人敢。会上领导动不动就说“不想干了,走人”,对正式工他就不敢,因为每年年底的考核还需要给他投票。招聘工干着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的薪资。根本没有所谓的“同工同酬”
现在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府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乡政府管理五六万人,如果只有在编的大概就四十几个人,根本无法让人民满意,所以必须要招聘编外,这样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又可以为人民提高服务质量。很多人总是说编外编内要同工同酬,大家想的好,问题是这样财务支出很大,就需要大家缴纳更多的税,请问哪个愿意缴纳更多的税?
招聘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辽宁某地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招聘劳务派遣,我想一个研究生就报考呗,离家也近,后来才知道研究生报了近百人,还不包括本科。你说这些人都不想离家太远,都学习到了这个阶段,也够尴尬的,遂本人放弃某城来南方工作,但是心里还是想家,可能都不想离家太远,家里挣3000也比外边挣8000好,可能就是一个安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