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习惯,估计行业毛利率。如果是衣服或者玩具,按照原价的1/3还价,当价格接近原价的50%或60%的时候就买;如果是其他生活用品,按照原价的1/2还价,只要商家肯降个10%就买。不过这方面我老爹是高手,完全无视行业毛利、促销口号、商家态度,只按原价的1/5买东西,居然总有商家被他如簧妙口说动,“忍痛”“赔本”。
其实我不喜欢去可以还价的地方买东西,因为不会还价可能会被宰得很惨,有些卖家很坑的,如果店里写着谢绝还价我是不会去还价的,能接受价格就买,不能接受就走人,如果是在地毯上买东西我如果觉得价格贵了我会还价,但是不会一直求老板,最多说两次,不答应就走了。我可没有那个耐性去跟别人讨价还价很长时间。
还价的过程有助于增加对产品的了解 ,有时候一个商品两家店不同价,是因为产品本身有细微不同,例如不同批次而质量不同的水货,不同的赠品等等,商家比我们了解行情,定价高不一定就是卖的贵。
询价的时候表现出诚意,甚至通过个人魅力让卖家喜欢你,那他就更愿意给你降价和正品,希望与你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那买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交流中投其所好,并以心仪的价格买下这些东西了。
强迫症,我就非常爱还价,不管是买什么东西或者是租房。我觉得如果我不还价的话,就总会觉得还一下的话没准就能便宜,如果不便宜的话也就死心了,反正一句话的事也不费事。
因为社会现状就是这样子,卖家总喜欢把成本很低的商品,售出价提得很高。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真的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讨价还价来获得物美价廉一点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