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伴随食指中指,一起欢快自由地在弦上跳~来~跳~去~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呢,大拇指一直在绊弦,感觉好像在弹棉花。后来,去练前面长段的摇指练习,每一个音都要拖两到三拍,记得几年前的下午,练了一个多小时,觉得都快要弹吐了、没希望的时候,突然,就!开!窍!了!也许对于我,完全没有技巧性可言。
第一次接触摇指是《紫竹调》的结尾,短到接近几个连续的托劈的小摇指。老师没太苛求我,就那么糊弄了一下。那时候我还挺不屑——这也算个新指法?相反,对最后的琶音很是喜欢。第一次意识到摇指很好听是《春苗》,开头几个摇指弹好了能给人干脆、充满活力的感觉。
古筝摇指的学习,一开始一般阻碍与来回来回的发力不均匀,找不到合理的用力点及方法。建议:三下摇,五下摇,七下摇。慢慢的基数类递增,找到受力均匀及连续性的感觉。不要觉得乏味,每天坚持这样的联系,很快就会有质的飞跃!加油!
弹得比较过瘾的摇指主要是《战台风》《将军令》。曲子宏伟的气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篇幅的扫摇,当然摇完了胳膊也很酸痛。好像指尖可以迸发出金戈铁马的力量,沉醉其中,感觉自己就像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元帅。
刚开始练摇指,特别的崩溃,怎么都摇不好。练了大概三四节课,有了一点点进步,看到老师给我做的示范,一脸的羡慕。后来练的多了,也没啥技巧,就是突然开窍了,就会了。然后越摇越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七岁时走入的那个画着杨美人的阶梯教室;一笑双眼就弯成两个柳叶的古筝老师;寒冬烈夏不厌其烦地催我去弹琴的母亲;晚间练琴时洒在我身后的那片温柔月光和古老聒噪的知了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