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过安逸!首先是一个比较矛盾的过程:人是贪婪的,欲望永远是越来越大,恨不得蛇吞象。但人又很懒惰,就喜欢走捷径,想通过少努力甚至不努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人如果太过于安逸就会变的懒惰,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互相调侃一番后,说了句最近感觉有点模糊,好像失去了方向一样,没目标感不明确了。还有个朋友,自以人生导师自居,每次当我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或者有什么疑虑去讨论也好请教也好,回答很多次就会说因为你懒。好像没有什么比懒更强大的敌人了。有时候就会喜欢那种拿来主义,换言之,我们最大的敌人到底是谁?杜绝你的懒吧,别再养懒为患了!
所谓,懒惰就是人缺乏自控力,屈从于欲望享受,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好好去完成。打个比:定下时间本来应该要写毕业论文的,可是就提不起劲,晚上游戏玩到通宵,白天不想起来,起来后看看电视剧,刷刷微信,看看朋友圈,回回QQ好友的信息…直到最后一个月或一个星期,才没日没夜地狂赶毕业论文,这种懒惰的经历常常令人抓狂。而只有拥有强大意志力的人,才能克服懒惰,生活得更快乐,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长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
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主要是自己内心懒惰情愫表现于行动事实而已,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懒惰,只是有的人稍微放松自己的懒惰后会立即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有的人一旦任性的让自己懒惰后,会享受懒惰带来身体上的舒适感,从而放弃自己想去做的事,不论身边的人怎么善意的提醒自己该“醒醒了”,懒惰的人都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争取继续懒惰的理由。
在我看来懒惰,是因为你缺乏兴趣!能把兴趣和职业结合到一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嘛,先干好了工作再说,至于兴趣也就变成了工作之余偶尔玩玩罢了!变相的放弃兴趣爱好,剩下的也就只为求生了!所处的职业也就谈不上喜不喜欢了,而是能不能,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懒惰!
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