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无人超市,只是一个无收银员的超市,是无人售货机的改进版。这种模式的超市,最适合社区超小型便利店。另外,超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理货,顾客把货架上的货物搞乱了怎么办?某个品类货架上空了怎么办?另外,作为消费场所,顾客安全要保护吧?单人操作的ATM机有多少防护措施?那么多人操作超市,有冲突怎么办?目前看介绍,结算用的是RFID,目前成本比条码还是高不少,且每个物品上要贴RFID,也增加成本。顾客进超市,满头大汗,左右无人,用超市的毛巾擦把汗,能识别动作不?不能识别,那要安排多少人盯着超市的摄像头?无人超市和有人超市,参照ATM机和银行柜台。
为了进去造物节临时买了高价黄牛票,进去一看果然是RFID+人脸识别,一点新鲜东西都没有。店外需要排队,店内的工作人员都快比顾客多了,识别率还低。有人故意拿了两个RFID标签出来,就被算作两件商品;有人正常出那个结账的门,商品RFID没被识别到。就这玩意儿放本科毕业设计都不一定给过,全是既有技术的堆砌和人为设置的限制条件,才能保证这个体系勉强不穿帮。跟Amazon GO比Low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当然Amazon GO都不对外开放,知道不成熟。
模式有问题。其实完全没有那么复杂。一般标准装货物,只要一个样品甚至样品模型就行,可以固定在展示位上,支付宝扫码列入购物列表。确定购买以后付款,生成提货码,自动捡货系统从仓库直接把货物运到提货处,甚至可以简单包装,扫码提货。生鲜果蔬非标产品产品可以不卖,也可以就卖相对高端的包装果蔬等产品。就有一个人维护日常秩序就行了。防盗啊理货啊全都完美解决。
无人超市一定不是完全替代传统超市,是另外一种业态需求的补充,应用前景不仅仅与技术相关,跟社会文化发展,劳动力空置时间,娱乐和社交成熟状态等等都密切相关,短期内,无人超市这种新零售方式的尝试和应用对于改变社会固有商业思维方式,拓展认知边界从而衍生出更大更宽的需求和应用的价值,远大于当期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超市本来服务员就没有几个,这个无人超市省下来的只是收银员。摆放货物、清洁等工作还是要人来做。美国几乎所有的大超市都有自助结账的通道,多条通道只需要配一个服务人员来处理异常情况。相比之下这个“无人超市”也没先进到哪去,只是将扫码换成了rfid而已。
就目前来看意义不大。这种超市放欧洲倒是挺好的,因为欧洲晚上超市是关门的,特别是星期天有sunday trading act最多只能开六小时(目的是保障劳工权利),这个时候就算是国内不怎么引人注意的自动售货机也能给人一种沙漠里找到水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