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们地铁站一老大爷和一小伙子因为出站挤着打起来了,双方头破血流。我出警,将双方带回。老大爷当时和三十多岁的闺女在一起,因为老大爷和小伙子要处理伤口,我就先给这个姐们儿做笔录,之前我偷偷看了眼姐们儿交给警长的身份证,是八十年代初生人,但姐们儿保养得不错,一看平时就注重形象,妆容考究,身上的香水儿味也很有逼格。但她的始终凶猛地看着我,有点儿像黑化了的甄嬛,她跟我说:“你们为什么不把打人的男的拘了!”我跟她说:“我要先了解案情啊!”她很生气。不过再生气也要做笔录啊,但她一直在数落我的不是。当时已是深夜,我也疲于应付,和她怼了两句,她大怒,说我态度不好,要投诉。听她在询问室里吵吵,我们警长给我拽出来:“你跟她较什么劲啊!熬半天夜挨一投诉,值当吗?赶紧回去处理好!”我心想这让我怎么处理,安抚吧,她肯定以为我怕了,会更加嚣张;继续强硬吧,她真投诉了我们整个警区都遭殃。我在楼道里痛定思痛,转了转眼珠,返回了询问室。“咱们继续做笔录,我问你答。”我依旧十分严肃。警长在门口皱眉看着。她当然更加敌视地看着我,屋子里的空气都带了血腥味儿。“啪!”我先使劲拍了一下桌子,一脸凶狠。警长眼神都涣散了。他以为我疯了。只听我对她说:“先报你年龄——九几年的?!”于是姐们儿以最快的速度忘掉了要投诉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在一片祥和安泰的气氛中做完了笔录。于是经过调解工作,双方握手言和,各自治伤,没有在和谐社会的路上跑偏啊!
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座位是两边两列,中间四列,我刚好坐在正中间 ,所以就相当于左边一个同桌,右边一个同桌,都是男生,所以我想的是美滋滋的,但是这两个人不知道是不是犯八字,天天吵架,有一节美术课,老师不在,两个人因为一块橡皮吵起来了,声越吵越大,后来就上升到了互相问候爸妈的层次,其中有个人还气哭了,全班基本上都看着我们这块,我被夹在两个人之间,特别尴尬,气氛一度下降到冰点,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广告,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了啊,孩子就拉着爸爸的手和妈妈的手,把他们得手拉到一起,然后家长就会感动心想我家孩子怎么这么懂事balabala的,自然就和好了,年轻就是冲动啊,说时迟那时快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抓住这俩人的手放到一起,然后说了什么类似都是同学啊 互相谦让是美德之类的话,他俩一脸蒙逼的看着我,然后,就真的不吵了 ,后来,这两个人和我就都火了 。
有一次出差去北京公办,剩下一天正好没什么要紧事,我寻思回母校看看老师,我就坐了公交车,挺挤的,车上一对小情侣拌嘴,男生想打出租回校,女生想为了省钱,女生就教训男生巴拉巴拉,男生就反击指责女生该省的不省,不该省的瞎省,你看这么挤。站在旁边的我被挤的也挺难受的,这时正好想起一个段子。我就大声对着他俩嚷嚷了一句东北话"哎妈!可不挤咋地,我只是路过的就被挤上来了!“然后小两口和周围人都哈哈乐了。
高中的时候我是班里的捣蛋鬼。 英语老师休病假回来上课,有人关心她的身体,便问了一句,老师回道: "谢谢大家的关心,老师我已经好了,没事了。" 大家纷纷沉浸在这温暖祥和的气氛中。 这时,角落里的我悠悠的说了一句: "真没事了吗?没事儿走两步。" 众人哄笑了起来,室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我在笑声中自觉的滚到了门外。
当年初中毕业那天班主任和我们语重心长的聊,最后说希望别忘了他,我们都说忘不了会经常看他,班主任伤感的说:“可能我到时候就不在这当老师了”。班长听完立马跟上一句:潘校长好。
有分寸地取笑调侃朋友,当然一定要选关系好的,不会介意的人,不要搞出一些矛盾来,比如可拿一些大家熟知的某同事的笑柄来搞一些恶作剧,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活跃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