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文物对强光是非常敏感的,闪光灯的光线里面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彩绘、尤其是纤维质地的文物上面的色彩对这种光线非常敏感,会造成它纤维的断裂和结构上的断裂。久而久之,光线的累加会造成它色彩的褪色,甚至会使文物表面裂化,并造成它的发脆、发黄。积累起来到最后文物就会受损,那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机会就少了。
如果确定一个展览不许拍照,则主要是版权问题,也就是说博物馆不希望展品外观流出,这在工业设计展览上很常见。比如有一年欧洲防务展,瑞典的“弓箭手”卡车炮前,就是不许中国记者拍照,他们认为中国人一拍就全能造出来,尽管记者告诉他们:中国人没那么神、中国也有这样的装备,反正不行就是。
光照对于藏品的危害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目前直接关于闪光灯对藏品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结论也尚不明确。但考虑到一旦闪光灯对藏品造成损害,那么这种损害将会是不可逆的,而且闪光灯可能造成的这种额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不应该用珍贵的藏品来冒这个险。
其实并不是每个博物馆都禁止拍照的,很多人都知道博物馆拍照是因为担心馆内的文物收到影响,或者是版权会受到侵犯,再就是要给来馆内参观的朋友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等等,但最主要还是因为管理者担心参观者拍照之后会把这些照片制成衍生品从而进行变相的销售。
在博物馆内开闪光灯拍照会引起局部过曝产生照片白斑,对照片造成失真,同时闪光灯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会对光敏感的文物(以有机质文物为主)造成损害,譬如纤维断裂,颜料褪色等等~所以现在即使允许拍照,也不允许打开闪光灯拍照。
保证有良好的参观环境。有人为了拍照而给别人带来参观不便。当然,有些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一般也不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