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目前为止属于待定民族的穿青人,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习俗。穿青人过年离来有三十夜三十条工的习惯,所谓三十条工是形容有很多事情要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数目,比如,清理房屋前后,打扫家里家外,打粑粑,烧腊肉,杀公鸡……很多很多,这一天是忙碌的一天!几乎是全家老少其上阵,手忙脚乱忙一天!三十夜晚上二十四点,这就是初一凌晨一点,有些人家会在这个整点的时候往家里挑水,预示“进财”,一到了这个时候,村子里就是鞭炮声四处响起,在一片鞭炮声中也就唤醒了新的一年!大年初一,早些时候有一个传统就是结婚了的女人不能串门,会认为给人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所以结婚了的妇女大年初一多数都在自己家,呆一天。随着近几年由于思想的开放也不那样讲究了,不过还有一部分思想守旧的人家还保持着这个习俗!大年初一给故去的先人上坟拜年也是一个必须的习俗,大清早人们都去先人的坟前拜年,燃放烟花爆竹,摆放祭品!春节期间习俗很多,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习俗也随之慢慢消失在了历史中变成记忆。我也只能暂时记起这些!
每个地区风俗不一样。在们这里是二十五六大扫除,蒸馒头供养和一些祭祀的用品。进城购买年货,烟酒糖茶瓜子蔬菜水果肉等一些过节备品。三十这天沾对联放鞭炮,吃水饺,下午祭祖坟人们都要去上坟,把祖先请回过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吃年夜饭守岁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初一是大拜年,邻居长辈都要磕头请安。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父亲设宴丈母娘做菜热热闹闹又一天。初三去主要亲戚家拜年(舅舅和姑姑家)初四去一般亲戚家拜年,就是一些老亲戚。初五去同学战友在一起做生意或关系好的,要去给他们父母拜年。初五这天称为破五就是过了这一天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门市,农活等都可开始了。这天还要崩粪堆祭奠姜子牙老婆。过了初五就到元宵节了,十三四放鞭炮试烟火(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正式的前几天都是试)十五放云灯,点老杆(烟火的一种),各种好烟火都在这天晚上飞上天。十五也过,农民工就要准备出去打工了,这个春节就过去了。农民们还得出去挣钱吧!家里开销还等着你呢!说的不好不好,这就是我们这风俗。
午夜十二点,伴随着阵阵鞭炮声,在春晚主持人的报时声中!新的一年,正式开启!因为除夕夜要守岁,所以大家都是看电视聊天,或者打牌,一直到凌晨6点多,然后烧纸钱,祭酒,放鞭炮,送走各位神仙!早餐是长寿面加各色热炒凉拌菜!吃完饭后,大家就可以出去玩了!过大年,团团圆,穿新衣,拜新年!这一天,村子所有的人大部分都回来了,特别是在外面上班的年轻人!年轻人一般都是打篮球比赛,羽毛球,乒乓球,打麻将,打扑克牌,而小孩子则是一起做游戏,男孩子一起放鞭炮烟花,放鞭炮的时候拿在手里点着然后扔上去,比谁的胆子大,谁的鞭炮声音大!老年人则下象棋,聊天!下午两点多,村子有组织舞狮表演!现在有乡村春晚,花灯展示!
除夕这一天,要贴新的对联。门神,各种神像,要进庙宇烧香礼拜,祈求来年好运!下午日落后,要上坟祭拜祖先,焚瑞香,烧纸钱,上好酒,上好菜,后辈儿孙磕头,长辈向仙人祝福,祈愿,礼毕!燃放烟花爆竹,全族人一起谈笑回家!小孩子开心的跑在最前面,年轻人沉稳的走在队伍中间,互相谈着一年的工作?或者明天的活动!长辈们走在后面。谈论着前面的后辈!回到家,妈妈姐姐已经准备好了各种美食!而我们还要上香,烧纸钱,放鞭炮。接来各路大神(福禄寿财喜)!忙完了,春晚也差不多开始了,美食都上桌了,一家人正式开始吃年夜饭!
在新年那一天下午就要去山上给失去的先人扫扫墓,和清明一样,会打爆竹,烟花 烧纸钱等等,一般只要亲在三代的男丁全部去,如果有一家没去 但是也要带上这个份子,所以一般全程下来至少2个小时,会带上自家的一些荤菜,鸡头 猪头肉 鱼等等,都是会放在先人的墓前,然后在烧纸,最后回到祠堂在给祖宗拜拜。
除夕夜的团圆饭从放完鞭炮接完神开吃,有几样东西是必须吃的。1 鱼,象征着连年有余,2韭菜馅水饺,意味“长久”,现在改革了,有白菜馅的了,取白菜谐音“百财”。吃“百财”。3,猪蹄儿,须是前蹄儿噢,前蹄儿挠钱,往怀里挠。早上起来是要放挂鞭的,吃完早饭出门,给街房邻居的长辈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