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施加影响的,是在平均收入线以上,有着较大数量的中产层,他们消费的商品、品牌、服务被视作“富裕的标志”。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这种影响拖拽着他们进入更高的消费欲望,在面子观念的作用下,这种拖拽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拖拽”,使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欲望发生改变,但个体的最终购买行为却不得不受其收入约束。
还回到印刷机的例子,如果在美国和日本,我们买一个正品用十年,而十年后,这种机器的整体水平,会有所提高,但不会是大飞跃,因为他们的技术本身就很成熟。而在中国,因为技术水平低,所以我们两年一换,常用常新,十年换五台,但相关的技术,也会接近于西方的水平,也臻于成熟,而且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需求。
虚荣心吧,中国人,真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可能还真的要像日本人一样。从高层到平民百姓,从内到外,从思想到外边......对整个民族进行全面的改造。这,真的不是歧视自己人。
虚荣心吧,中国人,真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可能还真的要像日本人一样。从高层到平民百姓,从内到外,从思想到外边......对整个民族进行全面的改造。这,真的不是歧视自己人。
小时候我是不理解这些事情的,认为生活需要高品质,针对假货需绝对禁止,立刻消灭,但成家之后需要独立生活时,笔者才明白个中滋味,真的是没有能力买正品啊。
中国人收入之低。收入之低,心目中的标杆之高,这就形成了“拖拽效应”下“低收入VS高价品”,拉着无数中国人疲于奔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