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应该算快的了吧,高三几乎是记忆力巅峰期也是阅读速度巅峰期。基本上属于别人看半页资料,我基本上背了四页,但是也有Bug,准确率只能达到80%,一些数字记不牢。我看书从来不按千字计算,唯一一次无聊的时候测试,快一点的话一分钟一千八没有问题,但是不是很细。现在也不错,基本可以吊打全组的人(我做的是编辑)。组里开会常见的一幕是,我已经说出了下面文字的重点,他们上面的文字还没有看完。尤其校对的时候感觉自己和作弊一样,三个小时能做完一天的活。
我从小看书就比旁人快些,但真正对速度的提高还是通过看网络小说练出来。小学五年级开始看各种网络小说,家里电脑管的严又没有能上网的手机,所以一旦抓住机会我都死命的看,经常两三天看完一本几百万字的小说。粗略的估计,在一天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看小说的时候,那么一天看个两百万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体验就是我到现在天龙八部的回目都能背出来,虽然上一次看是高一了。
看书快确实有很多好处,能在短短数年进行大量阅读,很快变得“博学”。如果大学里有这样的经历,应付个国考、省考是很简单的,但也就是如此了。现在我追求的就是慢阅读。因为我已经发现了快速大量阅读的弊端,杂而不精,多而不强,半年前我审视自己忽然发现自己竟没有哪一面能称得上专家。
那时候因为看书很快人送外号扫描机。那个时候可以在几秒看完满满一张A4纸大小的东西,说起来其实有点后悔,在高中时为了放松自己看了太多的网络小说,因为看的速度太快 追求一时的愉悦,导致现在看东西有时静不下心,所以说,看书速度快会觉得,哎,蛮不错哎,但还是放慢一点吧。
这样做的结果是,平时我做语文超级快,而且保证成功答题率。高考时我的语文更是巅峰,提前近一小时完成了除作文外所有试题。人的大脑确实是可以开发的,只是我们有意识做的太少。后来看神剧神探夏洛克,对他的那种记忆方法和快速的思维能力。就并不觉得太夸张。
我自认看书是非常快的,一本500页的书我3个小时就能看完,然而大约五天后我就忘了某些情节,半个月后就忘了人物名字,半年后就忘了我到底看过这本书没。也许有人像张松那样快读一遍能记住,但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精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