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身体构造非常奇特,非常适合在沙漠生存,它的脚掌上有着又宽又厚的肉垫,有隔热的作用。所以骆驼在沙漠里走起来毫不费劲,并不会感到烫脚。此外,它的耳朵和眼睛上长着细长的毛,可以用来阻挡风沙,它嗅觉灵敏,能嗅到30公里外的水源,方向感很好。最神奇的是它那对驼峰,里面储存了近40千克的脂肪。一方面能隔热,防止水分流失。另一方面能通过氧化,转化成骆驼所需要的水和能量。这种种身体特性,使得骆驼能长时间在沙漠行走,一般来说,骆驼拖着400斤的货物,能走3天。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骆驼困在沙漠,1个月不吃不喝也能活。等到达水源地,骆驼会立刻补充水源,10分钟就能喝100多升水。然后将水分,储存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就又状态满满啦。
骆驼能半个月不喝水,而且在50度高温下,缺水的时候还能坚持行走45天,骆驼行进速度为每小时3至5公里,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能走3240至5400公里,骆驼有防止水分失散和储存能量的特殊本领。骆驼抗旱的关键在于它的驼峰内贮存着大量胶质脂肪,驼峰可以随着气温而变化。天气炎热时,驼峰里的脂肪被消耗得差不多了,驼峰就变得又低又软。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驼峰又渐渐鼓起来。骆驼不吃不喝时就靠驼峰里的脂肪氧化分解来补充骆驼的营养、能量和水分。
骆驼将脂肪储存在驼峰里,条件恶劣时,即利用这种储备。驼峰内的脂肪不仅用作营养来源,脂肪氧化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能不食不饮数日,据记载,骆驼曾17天不饮水仍存活下来。骆驼体内水分丢失缓慢,脱水量达体重的25%仍无不利影响。骆驼能一口气喝下100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丢失的体重。因为骆驼的这些特性,人们称它们是沙漠之舟。
骆驼的胃里有水囊,能贮存很多水,骆驼的两座高高的驼峰,可储存有100多千克脂肪,必要时可以转变成水和能量,维持骆驼的生命活动。因此,在沙漠里,可以一连三四十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骆驼成为人类在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骆驼在行走或跑步的时候,同时伸出左侧或右侧的前后腿,所以人坐在上面会觉得很不稳定。
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使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利用,故能耐渴。所以,骆驼可以在沙漠里一个月不吃不喝的活下去。
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是沙漠里的唯一交通工具,甚至有骆驼骑兵。






